基金電商業務經過一年多變革式的發展,逐漸呈現同質化的競爭疲態。有業內人士認為行業正在遭遇瓶頸,有人卻認為此時正好處于“爆發之后的積累期”。走過寶類產品收益高峰的基金公司,或攜手互聯網傳統與新型平臺,或拓展外部和自有渠道,以各種各樣的嘗新動作,期望引領行業下一輪爆發式增長的新模式。
平臺渠道跑馬圈地
“基金電商業只是剛剛經過一個初期競爭的階段,現在恰好處在上一輪爆發期后的積累階段,只有在這段時間修煉內功,另辟蹊徑,真正摸透客戶需求,才能找出引領下一輪爆發式增長的新模式。”博時基金副總裁王德英說。
9月以來,博時基金攜手百度財富,利用傳統搜索巨頭的流量優勢和用戶規模,為基金公司老客戶和百度搜索新客戶提供旗下績優公募產品的一站式購買服務,并從PC端和APP客戶端一起發力;民生加銀基金上線微信理財通,推出旗下首只定期產品——民生加銀理財月度E,開放以來不斷刷新1億元規模的售罄用時記錄;招財寶作為余額寶的兄弟產品,在率先亮出定期理財的主打牌后,將功能進一步升級,允許用戶定期過程中隨時取現,并盡量減少手續費。
業內人士透露,基金公司發展電商業務,富有創造性地拓展渠道只是第一步,但是關鍵性的一步。與寶類產品發展最繁榮時期的特點相比,此輪在BAT公司的“跑馬圈地”,基金公司又多走了一步——創新產品。
例如,博時基金放在百度財富上的產品以固定收益類為主,伴有部分權益類產品,而非貨基獨步天下;民生加銀的月度理財產品和招財寶也轉向定期理財藍海,在犧牲小幅流動性的基礎上,讓收益在貨基軍團中異軍突起。
“如此布局符合互聯網交易的簡單、安全原則。在互聯網時代,我們可能沒有那么多的機會和用戶面對面地交流、詳盡地介紹風險收益特征,那么這類產品的設計就必須相對簡單、收益穩定,且和客戶預期偏差不大,這并不是貨基所獨有的特征。”王德英說。
除了借助BAT這樣的巨擘平臺,基金公司還另辟蹊徑,紛紛尋找特點鮮明的科技商務平臺和互聯網金融平臺,也成為一波小趨勢。
在此之前,天弘基金攜手北京九恒星推出“星計劃”,民生加銀聯手深圳拜特推出“騰元寶”,還有大成基金與華寶興業參與拜特的“金源寶”計劃,均是針對企業的現金管理類產品,民生加銀副總經理張力將此形容為“B端盛宴剛剛開啟”。
與此同時,P2P平臺的沉淀資金也成為基金公司競相挖掘的新金礦。博時聯合宜信網貸、民生加銀牽手信融財富,盤活P2P平臺沉淀資金做余額理財。“和P2P的合作,與其本身的P2P業務鏈條是隔離的,這里面的風險必須分得很清楚。”王德英告訴記者。
除了外部渠道拓展,基金公司同樣重視自有渠道建設。華夏、匯添富等老十家的龐大銷售渠道自然穩守行業龍頭地位,后起的基金公司有些借助集團直銷銀行優勢,啟動母子公司產品聯動銷售等,為自己迎來新一輪的發展機會。
“基金電商業務的流量之爭遠未結束”,民生加銀董事、副總經理朱曉光說,“但在大資管環境下,關鍵還是客戶沉淀和產品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