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2日下午到23日晚上,央行即將發文四大行放松限貸的傳聞不斷發酵,也不斷反轉。截至23日晚21時,《經濟參考報》記者采訪的結果是,四大行均表示目前尚未有明確信息發布。雖然如此,接受采訪的市場人士認為,傳言既折射出一些地方政府和市場參與者對樓市回穩的渴望,也反映了“放松限購沒效果,放松房貸是關鍵”的事實。一旦傳言成真,將對市場預期產生較大提振。
有專家認為,至少現在還很難對這個傳言進行證實或者證偽,但有兩點是可以肯定的:一是,即使有這回事,各家銀行放松房貸的空間也是有限的。二是,可以預見,根據銀行業監管部門一貫的表態,支持自主性住房需求,抑制投機需求,這應該是房貸業務堅持的底線。
傳言
銀行澄清難擋放松預期
22日市場傳言稱,央行已經通知四大行,要求放開限貸,鼓勵首套房貸款,同時二三套房貸款也可恢復至基準利率,消息稱“房貸還清可享首套房按揭政策”。23日,又有傳聞稱興業銀行、浦發銀行對首套房認定已經執行“認房不認貸”。
對此,四大行統一口徑表示,房貸認定松綁暫無消息。工行進一步表示,“工行認真貫徹國家有關房地產市場發展的政策導向,一直以來積極支持個人住房和房地產開發的合理信貸需求。我們正密切關注房地產市場的變化和相關政策的調整,并將及時做好相關信貸政策的銜接,不斷完善相應的金融服務。”浦發銀行表示“我行未獲悉相關政策信息,目前仍嚴格執行認房認貸的政策。”興業銀行也稱,“截至目前,興業銀行個人住房按揭貸款業務的客戶準入條件和信貸政策未進行調整。”
目前,除少數地區外,在大部分地區,尤其是國內一線城市,對個人住房貸款二套房的認定均實行“認房又認貸”的原則,即以家庭為單位,只要曾經申請過住房按揭貸款,即便賣了首套房子、名下無房,且還清貸款,再申請按揭貸款,也都要以二套房貸計算。而若政策放松至“認房不認貸”,就意味著將以家庭擁有的房屋數量來認定是否為第二套房,而不再以貸款記錄來認定。只要購房者證明名下無房,就可以按照首套購房認定,只要證明名下只有一套,就可以按照二套申請。銀行辦理貸款時,不會考慮購房者歷史貸款記錄。
對此,盡管多家銀行相繼澄清目前的房貸政策并未有所調整,但大部分市場人士認為房貸政策將松綁的消息具有一定真實性,有市場人士稱,銀行否認的是目前政策出現調整,但是對“監管層已經吹風,未來政策有放松可能”并未否認。據媒體報道,某大行內部召開會議,研究了關于首套房認定、支持房地產信貸投放、加大房貸利率優惠力度的方案。
融360信貸專家徐瑾認為,如果后期有相關政策出臺,存在首套房“認房不認貸”的可能。因為之前“認房又認貸”不是很合理,扼殺剛需購房者和改善型住房需求者。此外,銀監會與央行當時發文時也沒有明確規定首套房認定標準,都是以商業銀行為準,所以在這方面仍有很大優化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