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福建原中央蘇區振興發展
2014-10-16 09:07:19??來源:東南網 責任編輯:實習編輯林萍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2014年3月,國務院批復《贛閩粵原中央蘇區振興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將福建省41個縣(市、區)納入實施范圍,提出了原中央蘇區振興發展的總體要求、空間布局、任務舉措和保障措施。為推動落實《規劃》提出的各項目標任務和政策措施,近日,省委、省政府出臺《關于貫徹落實〈贛閩粵原中央蘇區振興發展規劃〉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實施意見》)。就我省如何加快原中央蘇區振興發展,記者昨日專訪了《實施意見》的牽頭起草單位、省發改委有關負責人。 “《規劃》將我省龍巖市、三明市、南平市全境,漳州市薌城區、龍海市、南靖縣、平和縣、詔安縣、華安縣、云霄縣、漳浦縣,泉州市安溪縣、南安市、永春縣、德化縣,共41個縣(市、區)納入支持范圍,并提出推動與原閩東蘇區聯動發展的要求,體現了中央對福建原中央蘇區振興發展的高度重視和極大關懷。”這位負責人表示,加快振興發展福建原中央蘇區,對于探索革命老區扶貧攻堅新路子、進一步加快原中央蘇區科學發展跨越發展、確保與全國全省同步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這不僅是一項重大的經濟任務,更是一項重大的政治任務。 我省《實施意見》共38條,部署近期重點工作112項。要求各級各部門深入貫徹黨中央、國務院各項決策部署和省委九屆十一次全會部署,把推動原中央蘇區振興發展融入進一步加快科學發展跨越發展工作中,與建設生態文明先行示范區有機結合起來,著力推動產業轉型升級和深化山海協作,著力加快基礎設施建設,著力加快新型城鎮化進程,著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把福建原中央蘇區打造成為革命老區扶貧攻堅示范區,全國有色金屬產業基地、先進制造業基地和特色農產品深加工基地,重要的區域性綜合交通樞紐,我國南方地區重要的生態屏障以及紅色文化傳承創新區、著名生態和文化旅游目的地,走出一條欠發達地區實現“百姓富、生態美”有機統一的跨越式發展新路子;力爭“十三五”時期實現福建原中央蘇區地區生產總值增速達到或超過全省平均水平,到2020年,福建原中央蘇區綜合經濟實力顯著增強,人均主要經濟指標接近全省平均水平,與全省同步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 《實施意見》提出了六個方面的主要任務:加快構建現代產業體系,提出積極發展優勢特色農業、提升優勢礦產業、加快制造業轉型升級、大力發展現代服務業等4項任務;加快完善基礎設施,提出加強綜合交通體系建設、提高能源保障能力、完善水利基礎設施、加強信息服務能力建設等4項任務;加強生態環境保護,提出加強生態建設、強化環境綜合整治、集約節約利用資源等3項任務;加快社會事業發展,提出優先發展教育、提升醫療衛生和計劃生育服務水平、加強就業和社會保障、大力發展文化體育事業、加大扶貧攻堅力度等5項任務;統籌城鄉協調發展,提出做大做強區域中心城市、打造特色縣域板塊、建設美麗宜居鄉村、促進城鄉一體化發展等4項任務;深化改革開放和區域合作,提出加快體制機制創新、加強原中央蘇區區域內分工合作、擴大對內對外開放、推動與原閩東蘇區聯動發展等4項任務。 《實施意見》還提出了兩個方面的政策保障:一是推動落實扶持政策,提出銜接落實財政政策、投資政策、金融政策、產業政策、國土資源政策、生態補償政策等六項政策的工作要求;二是強化組織保障,提出加強組織領導、明確責任分工、強化監督檢查、營造良好氛圍等4項措施,確保《規劃》得到全面貫徹落實。 同時,還提出了貫徹落實《規劃》的近期(2014-2015年)重點工作方案,從加快構建現代產業體系、加快完善基礎設施、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加快社會事業發展、統籌城鄉協調發展、深化改革開放和區域合作、推動落實扶持政策等七個方面,明確了貫徹落實《規劃》112項重點工作及牽頭單位。 “下一步,我們將圍繞自身職能,認真落實好《實施意見》,將涉及省發改委的任務進一步分解落實到各有關處室,明確工作責任,加強跟蹤分析和督促檢查,推動各項目標任務、扶持政策落到實處。”這位負責人最后表示。 |
相關閱讀: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