貧困戶也能貸到款 ——扶貧小額貸款的屏南經驗
2014-10-17 08:47:12??來源:東南網 責任編輯:實習編輯林萍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東南網10月17日訊(本報記者 趙錦飛 通訊員 張川閩 張尚瑤 ) 14日,屏南縣甘棠鄉浙洋村村民張希平走進菇房,打開燈,看著架子上的菌包,興奮地對記者說:“香菇馬上就可以采收了,滑子菇下月就可上市?!?/p> 在2009年前,張希平還只是一個替別人開車的貨車司機,月收入只有1000多元,一家5口人擠在一間舊房里。他瞄上當地的特色食用菌產業,想通過食用菌栽培改變現狀,可手頭1萬多元的積蓄只夠建菇房,搭架子等,購買種苗、木屑、棉籽殼等生產材料的錢還沒有著落。 張希平想去銀行貸款,但沒有財產抵押,也沒有人替他擔保。他好幾天悶在家里,感到無助。這時,村支書李興遠登門了,問他是否想貸款。 “誰愿意把錢貸給我這樣的貧困戶?”張希平將信將疑。 屏南縣扶貧辦主任胡小青告訴記者,2007年,該縣在全省率先探索建立扶貧小額貸款促進會,將省級扶貧小額信貸資金和縣級配套資金等存入合作的農信社等金融機構,作為風險保證金,并為貧困戶提供無抵押貸款擔保服務。 2009年,張希平如愿以償,獲得了當地信用社的5000元貸款。他用這筆錢購買了食用菌栽培材料,第一年栽培了6000多個菌包,當年就賺了1萬多元。第二年,他將規模擴大為1萬多個菌包,并再次申請貸款,這次他的貸款額度為1萬元。今年,他栽培了5萬多個菌包,投入資金10多萬元,貸款額度增至5萬元,成為村里的食用菌栽培大戶。張希平年收入可達五六萬元,在村里屬于中上水準。去年,他用栽培食用菌賺來的錢蓋起了三層半小洋樓。 村支書李興遠說,村里有40多戶村民通過促進會申請了小額貸款,額度根據村民的綜合能力來審查,負責審查的就是他,他的另外一個身份是小額貸款促進會的村級金融協理員。因為他熟悉村里每家每戶的情況,因此促進會聘請他當村里的金融協理員。 據了解,像李興遠這樣的金融協理員,屏南縣有500多名。鄉金融協理員主要由三農服務中心等單位的工作人員構成,村金融協理員主要聘用村主干?!皵[脫貧困要持續扶持,需要兩三年貸款的幫助。以前,扶貧資金就像撒胡椒面,每家貧困戶都能分到一點,但針對性不強?!焙∏嗾f?,F在,有了扶貧小額信貸促進會,依托金融協理員,根據貧困戶所從事的不同產業,發放相應的貸款。針對具體的貧困戶,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動態管理,分步驟分類來扶貧,提高扶貧的精準性。目前,屏南縣小額貸款促進會的本金為700多萬元,貸款額度為4800多萬元。7年來,促進會共受理了7000多筆小額貸款,貸款總額為2億元。 據了解,屏南縣有1500多戶貧困戶獲得了貸款,實現了脫貧致富。截至目前,該縣未出現一例違約貸款。2008年,屏南的做法被中國人民銀行列為《2008年中國農村金融報告》的典型案例;2010年,在全國農村信用體系建設工作現場交流會上被作為典型經驗進行交流。 據省農業廳扶貧開發處負責人介紹,目前全省已在11個縣開展扶貧小額信貸試點。今年9月,省里還特意出臺了《扶貧小額信貸資金管理暫行辦法》,推廣屏南的做法。 |
相關閱讀: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