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科研項目經費使用將實行“公務卡”
2014-10-21 09:10:13??來源:東南快報 責任編輯:實習編輯林萍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我省科研項目經費使用將實行“公務卡” 建立弄虛作假、違紀違約等不良行為“黑名單”制度 東快訊(記者林娟)日前,省政府出臺《關于改進加強省級財政科研項目和資金管理的若干意見》,意見提出對項目經費使用實行“公務卡”,采用非現金方式結算,并簡化了小額項目經費報銷手續。 根據意見,我省的科研項目共分為重大項目、基礎研究項目、公益性項目、技術開發與應用項目、技術轉移項目和平臺建設項目等六類。每年6月份前,項目主管部門應一次性發布下一年度項目申報通知,確保申報通知從發布日到項目受理截止日期不少于70天,保證科研人員有較充足的時間組織申報。 就科研項目的資助,我省加大了定向資助和滾動支持的力度,并擴大了科研經費后補助范圍。就科研經費后補助,我省“鼓勵企業出題、政府立題,共同合力破題解決制約產業發展的重大技術問題”,推廣事前立項事后補助、獎勵性后補助及共享服務后補助等資助方式。 對于項目經費的監管、報銷,意見提出,項目經費使用實行“公務卡”,采用非現金方式結算,對發現的違規行為采取通報批評、暫停項目撥款、中止項目執行、追回已撥經費、取消項目單位和負責人一定期限內項目申報資格等措施予以處理,涉嫌犯罪的應及時移交司法機關處理。 意見簡化了小額項目經費報銷手續。對由事業單位承擔的項目經費在10萬元及以下的基礎性研究小額資助項目,項目承擔單位在提取間接費用后,直接費用的結余部分實行“包干使用”,在項目通過驗收后報銷。 意見還提出將“建立科研誠信制度”,對項目承擔單位和項目負責人、有關專家參與的項目科技活動的行為信用進行實時記錄,建立弄虛作假、違紀違約等不良行為“黑名單”制度,階段性或永久取消其申請科研項目或參與項目管理的資格;改進專家遴選制度,確保一線科研人員的比例不少于75%,并擴大企業專家參與產業技術開發與應用項目評估評審的比重。 |
相關閱讀: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