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CFA助推臺灣經濟進入“大陸依存時代”
www.hxt111.com?2010-06-30 10:26? 羅天昊?來源:南方網
我來說兩句
相對大陸而言,臺灣更早完成了產業升級。在產業格局上,臺灣領先于大陸。
臺灣在晶片、電腦及周邊設備、液晶顯示、IC模塊等科技產業方面,均執世界牛耳;臺灣所有的出口品中,高度技術密集的產品已近50%。同時,臺灣的服務業占GDP的比重超過70%。經過近20年的努力,臺灣完成產業升級與轉型。
臺灣與大陸產業轉移與融合,有可能形成臺灣的技術、大陸的制造與市場這樣的分工。
這一趨勢,在服務業和高科技產業,已有所體現。中國移動認購臺灣遠傳電信12%股權,即是期望借助遠傳的3G技術平臺。中國移動還希望借助聯發科和宏達電在TD方面的技術。在手機制造方面,臺灣憑借其全球芯片之王的地位,亦可為中國移動提供廣泛的合作。
在合作中,中移動收入的70%將提供給技術開發者。“微笑曲線”的上端,也許更多在臺灣,這亦是“臺海體系”與“美臺體系”的本質區別。
未來,臺灣的高新技術產業在大陸的應用前景,將十分廣闊。在電子產業領域,臺灣與日本、韓國存在巨大競爭,而要突圍而出,大陸即是最可借重的對象。如在液晶顯示器產業,明基已可與索尼、三星等巨頭分庭抗禮,臺灣更有可能取代日韓,成為全球液晶顯示器產業的龍頭。目前大陸的液晶顯示器一直受制于日韓,而在未來,聯想等IT巨頭,創維、TCL等家電巨頭,將不再受困,其與臺灣高科技行業的合作將日益廣泛。
臺灣地區也已確立生物科技、綠色能源等行業作為未來戰略性產業。但這些產業需要大投資、大市場,而大陸,正是全球第二大市場;臺海合作,方可一起引領世界潮流。
新的“臺海體系”,將最終改變臺灣作為獨立經濟體的存在意義。已經完成產業升級的臺灣,與美國之間的產業轉移的歷史已告終結,而未來臺灣的成長,將更多從根本上從大陸獲得力量。
(原載6月29日《東方早報》,作者羅天昊,本報有刪節)
相關新聞
- 2010-06-30ECFA重塑兩岸經貿關系新時代
- 2010-04-20對ECFA,馬英九擇善固執是必須的
- 2010-04-19馬當局要下大力解說ECFA有利臺灣就業
- 2010-01-29兩岸ECFA商談:加快簽署進程是當務之急
更多>>視頻現場
相關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