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不說,運營商裝聾作啞除了長期壟斷“練就”的習慣性傲慢之外,這種閉目塞聽的做法其實也有些短視。如果繼續對消費者的呼聲置若罔聞,就攔不住固話用戶用腳投票了
北京市消協這幾天很郁悶。他們關于降低固定電話基本月租費的建議,到現在還沒有得到相關方面的回音。盡管已經致函,但中國電信集團和發改委卻表示壓根兒就不知道這碼事,工信部則連聯系都聯系不上。截至目前,降低固話月租費這事,似乎還只是北京市消協一方唱的“獨角戲”。(10月20日《中國青年報》)
此前關于固話月租費該不該有、能不能降的討論,已經進行了很多輪,討論的結果也大抵相似。盡管運營商堅持不能取消或降低固話月租費的理由言之鑿鑿。比如收取固話月租費是“國際慣例”,再比如每條電話線都占用通話和設備資源,所以即便不通話,也需要繳納費用。然而,有關專家卻告知我們,按照“國際慣例”的確要交月租費,但會通過本地通話免費不限量或其他免費增值業務予以補償。所以運營商提供的“國際慣例”只是“閹割”過的版本。至于占用資源一說,則更貌似無稽之談,因為就像中消協律師團團長邱寶昌所說的那樣,“號碼是國家資源,電話機由用戶自備,通信線路是通信公司的運營成本,這些都不是租賃的標的物。”
由此可見,無論從哪個角度來看,目前我國的固話月租費都不太合理,這已經是不爭的事實。更何況,北京市消協此次的建議,還有著深厚的民意基礎。根據此前他們的調查結果,有91.82%的消費者認為固話月租費收費不夠合理。反映民意,對相關職能部門提出合理化建議,這是法律賦予消協的七項職能之一,也是他們所應盡的義務。消協是在代表消費者跟運營商等“討價還價”,對消協的建議不予理睬,就相當于是置消費者的意見于不顧,這一結論并不夸張。
中國電信集團說“我們不知道消協要求降低固話月租費的事情”,有關部門則表示“我們第一次聽說”,這實在有些蹊蹺。因為降低固話月租費的討論由來已久,而且就在早些時候,北京市消協與各有關方面都已經通過氣。比如今年4月,北京市消協就請來了北京的三大運營商:電信、移動和聯通,向他們通報了消費者的需求和專家的分析,也聽取了運營商不肯降價的理由。5月中旬,北京市消協還組織了專家、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消費者代表和三大運營商的座談。北京市民對此事一直相當關注,全國各地的媒體也都曾鋪天蓋地地報道過,有關方面怎么可能“不知道”或只是“第一次聽說”呢?
不能不說,運營商裝聾作啞、“選擇性失聰”,除了長期壟斷“練就”的習慣性傲慢之外,這種閉目塞聽的做法其實也有些短視。盡管目前我國的固話用戶數量依舊龐大,但其與移動電話相比的弱勢也很明顯。就算不去理論使用起來的方便程度,而僅從資費角度考慮,以北京的中國聯通固話用戶為例,每個月的月租費和來電顯示費共需26.6元,一般家庭每月固話費用超不過一百元,將近30元月租費占比高達三分之一。到底還要不要保留固定電話,這筆賬已經講得很清楚。有數據表明,自2007年7月我國固定電話用數達到3.7億戶的歷史峰值后,固話用戶數連連下降,如今已經下降了16%。
這些事實,難道還不能夠讓運營商及相關方面重視消協的建議嗎?如果繼續對消費者的呼聲置若罔聞,就攔不住固話用戶用腳投票了。到那時,估計消協也就沒必要再在這個問題上“糾纏”了,因為即使你對降月租費問題不再“高高掛起”,但對民眾來說,都已經“事不關己”了。
- 2010-04-26從體制上查找消協“變節”的原因
- 2010-03-16消協集體維權不應只捏“軟柿子”
- 2010-03-16消協的“狠話”只是一個維權笑話
- 2010-03-12中消協秘書長:今年"3.15"主題是"消費與服務"
- 2010-03-09消協提示:警惕旅游消費七大“憋屈事”
- 2009-12-19哈爾濱消協在替誰道歉
- 2009-06-10如果覺得自己的消費權益遭侵害,還不如找消協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