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題的會議應“閉嘴”
www.hxt111.com?2012-12-06 14:30? 左 右?來源:長江日報 我來說兩句
“要精簡會議活動,切實改進會風……提高會議實效,開短會、講短話,力戒空話、套話”。這是中央政治局出臺八項規定改進工作作風的其中一項重要內容。(12月5日《新京報》) 話風不好,會風不正,會議多而濫,小會開大,短會開長,八股味濃的會議格式化,是長期以來的通病,對此民眾早有意見。如今一些地方的領導有“會議癮”,一天不開會,就覺得悶得慌,好像缺少點什么,想方設法要找個會議開開,弄得基層吃不消,應付不了,只好用會議“潛身”來替代。 基層怕開會,更怕開長會、講長話的“客里空”的會議。本來布置一項任務,開展一項工作,按說,發個通知或打個電話就能解決問題,可是為了顯示問題的重要,開個會也有必要。問題是這種“開大會”上,大都是“今天沒有準備”的領導“重要講話”,“我來說兩句”,他來“補充幾句”的“推磨式發言”,硬是把小會開大,短會開成“馬拉松”,最終參加會議者還不知所云,不知道會議究竟要解決什么問題。 開會本來是為了布置工作,解決問題。可是,如今的各種會議都是習慣性地東扯西拉,無邊無涯,像夏夜聊天式的胡吹亂侃,不著邊際,開口千言,離題萬里,會上最多的是“這個問題很重要”,但重要在哪里,人們真找不出理由。鄧小平曾經就為會上講套話的“客里空”開出一副妙方:“會上要講短話,話不離題。議這個問題,你就對這個問題發表意見,贊成或者反對,講理由,扼要一點,沒有的話,就把嘴一閉”。 人們不是一概的反對開會。該開的會議不論大小都應開,該講的話要講。但開會一定要講究會議效益。開會前應共同研究,明確要解決的主要問題和講話的內容,而后有一個領導或有關領導分工去講,確有重要遺漏,其他領導也可以“補充幾句”,“強調幾句”。但不是有無必要,都要“排排坐吃果果”輪流發言說“大鍋話”。輪番轟炸,實無必要,讓寶貴的時間白白地浪費在這種無聊的話語中實在可惜。 各級領導都應減少不必要的會議,避免濫開會,開大會,開長會,許多具體問題盡量到基層去,到生產第一線去解決。少開會,開短會,少講話,“不念稿子,多講實在話”,崇尚實干,力戒空談,離題的會議應“閉嘴”。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11-26]座談會不能“擺會”
- [ 10-23]“生乳新國標會議紀要”何懼公開
- [ 08-02]人大會議網絡直播是個好東西
- [ 07-09]美國教育理念實質是古田會議精神的翻版
- [ 02-01]精簡一下有關精簡的《規定》
- [ 01-09]政協委員為何不能提“敏感問題”
- [ 12-15]中產階層“量變”,橄欖社會“質變”
- [ 12-02]還有多少“會議紀念表”在玩“潛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