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歸鞍鋼憲法 溫暖產業寒冬
www.hxt111.com?2012-12-19 16:17? 戴渝龍?來源:東南網 我來說兩句
當前鋼鐵行業處于寒冬時期,但是對于業界同仁而言,是外邊雖冷心理熱。因為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活動在業內如火如荼的開展。在這場活動中,被歷史塵封的瑰寶:鞍鋼憲法,被拭去塵埃,重新釋放出強大的正能量,勢必溫暖行業的寒冬。 十八大報告中指出:在探索過程中,雖然經歷了嚴重曲折,但黨在社會主義建設中取得的獨創性理論成果和巨大成就,為新的歷史時期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提供了寶貴經驗、理論準備、物質基礎。而鞍鋼憲法則屬于在社會主義建設中取得的獨創性理論成果中的奇葩。它的核心內容是“干部參加勞動,工人參加管理;改革不合理的規章制度;管理者和工人在生產實踐和技術革命中相結合。”。鞍鋼憲法”的精神實質是“后福特主義”,即對福特式僵化、以垂直命令為核心的企業內分工理論的挑戰。用眼下流行術語來說,“兩參一改三結合”就是“團隊合作”。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管理學教授L·托馬斯明確指出,“鞍鋼憲法”是“全面質量”和“團隊合作”理論的精髓,它弘揚的“經濟民主”恰是增進企業效率的關鍵之一。因此他絕不是什么計劃經濟體制下的具有階級斗爭色彩的落后產物,而是具有普世價值的。令世人稱道的豐田公司的管理模式就是借鑒鞍鋼憲法的精髓發展起來的。鞍鋼后來成為全國鋼鐵產業內的虧損大戶,恰恰是由于鞍鋼憲法由于種種歷史原因受到了破壞。 當前1公斤鋼鐵抵不上四兩豬肉,鋼價回到18年前水平,鋼鐵行業由寒冬進入極寒。鋼材賣出白菜價,主要還是產能過剩“惹的禍”。中國鋼鐵行業現有產能已超過9億噸。受全球經濟不景氣影響,國內外市場需求疲軟,國內鋼材消費加上出口不足7億噸。產能過剩,鋼材價格自然難以堅挺。雪上加霜的是,中國鋼鐵企業所需鐵礦石卻被人牢牢“卡著脖子”。目前,全國鋼鐵企業鐵礦石70%需從國外進口;而全球鐵礦石市場主要已被澳大利亞的力拓、必和必拓與巴西的淡水河谷3家企業把持。鐵礦石價格高企,致使中國鋼鐵企業成本居高不下、市場需求低迷,產能嚴重過剩,這“三座大山”讓中國鋼鐵產業。舉步維艱。 以“全面質量”和“團隊合作“為精,弘揚經濟民主的鞍鋼憲法能否助力鋼鐵產業甩掉背上的三座大山呢? 眾所周知,以往鋼鐵產業間的競爭是鋼鐵企業和鋼鐵企業之間的競爭,隨著世界經濟一體化的深入發展,已經轉變為國與國之間產業鏈的競爭。成本居高不下,市場需求低迷,產能嚴重過剩這三座大山的形成,其根源在于中國鋼鐵產業鏈存在缺陷,在激烈的國際市場競爭中處于劣勢所致: 原料依賴進口導致成本居高不下,中國鋼鐵產業鏈的明顯缺陷是固定資產投資過度造成產能過剩,跨國資本進入鋼鐵產業下游汽車制造等行業,采取全球供應體制,割斷國內供應鏈造成市場需求低迷。要使以上三個方面劣勢得到扭轉,非的將“全面質量“和”團隊精神“,弘揚經濟民主的鞍鋼憲法回歸不可。干部參加勞動---讓鋼鐵產業政策研究者(相關專家)、決策者(政府官員)掛職、兼職到鋼鐵產業鏈的重要節點從事具體的經營。及時掌握行業發展動向,制定出正確的產業政策和決策,工人參加管理----讓鋼鐵產業的各種類型的企業有更多參與制定鋼鐵產業政策的機會,使其利益訴求可以通暢表達,并得到積極回應;改革不合理的規章制度---結束國內鋼鐵行業資本相互傾軋的局面,使其不再糾結于國進民退還是民進國退的內耗,合力打造民族資本,為合理開發國產礦產資源奠定雄厚資金基礎,改變原料依賴進口的現狀,管理者和工人在生產實踐和技術革命中相結合----以鋼鐵產業內部挖潛、科技創新為突破點,消化固定資產投資過度帶來的壓力。總而言之,以通過加強鋼鐵產業鏈的團隊合作,提升國產鋼鐵產業鏈的質量,逆轉在的國際市場競爭中處于劣勢的地位。這便是鞍鋼憲法回歸,甩掉產業身上三座大山的,溫暖產業寒冬的原因。 “回歸“鞍鋼憲法,溫暖產業寒冬,勢在必行!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09-06]鋼鐵產量隱瞞背后的地方利益博弈
- [ 05-30]對“市長之吻”請冷靜期許
- [ 05-29]千億鋼鐵項目上馬莫走刺激老路
- [ 03-12]跨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