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婿舉報岳父并非“典型性反腐”
www.hxt111.com?2013-04-27 15:38? 潘福金?來源:東南網 我來說兩句
海南澄邁縣煙草專賣局局長陳某某被女婿舉報,舉報內容包括:2011年岳父大擺婚宴150桌、送女兒一輛價值73萬元的進口昂科雷越野車作嫁妝等。 初看新聞,眼前一亮,認為這個女婿居然大義滅親,品格好、黨性強、十分難得,讓人覺得民間又探索了一條反腐快速通道。因而,不少媒體對此大加贊賞、深度挖掘,意在總結一套女婿舉報岳父的“典型性反腐”經驗。 但隨著深入閱讀新聞,發現女婿舉報岳父,雖然結果令人滿意,但其動機并非“真反腐”,報道稱舉報的直接誘因是岳父在一筆賣房款上“作梗”,讓女婿“無路可走”。正因為如此,才使女婿產生了“反抗”和“報復”的想法,促成了這起大義滅親的反腐好戲。 這個案例,是在家庭糾紛和利益矛盾達到不可調和的狀態下,造成了“親人反目”,出現了“窩里斗”,與主動反腐根本沾不上邊。要說與腐敗有關聯,充其量是女婿把“反腐”作為工具去打擊和報復岳父,進而現成了事實上的反腐。 像這種“偶然性反腐”的案例還有很多,諸如,個別利益集團分贓不均,靠“內訌”牽出腐敗;情婦、小三沒實現“上位”或私利沒滿足,靠“反目”牽出腐敗;贓物、證據被小偷竊走,靠“偷盜”牽出腐敗;受賄物品保管不善當作廢品賣掉,靠“拾荒”牽出腐敗……這些事例雖然對反腐有利,但都不具備規律總結的條件,若將其上升為理論認識或經驗總結,只會適得其反、走入誤區。 那么,諸如女婿舉報岳父這些“偶然性反腐”案例,對反腐敗工作有沒有借鑒價值呢?答案當然是肯定的。 大量“偶然性反腐”的出現告訴我們,雖然腐敗行為具有復雜性、隱秘性,但并非天衣無縫、毫無破綻,紙終究包不火。只要反腐敗工作部門拓展參與監督群體和拓寬信息反饋渠道、健全信息采集體系、完善舉報獎勵保護和線索分析查核機制,不放過任何一條可疑信息,對每一條舉報信息都認真核查、深挖細糾,使每個“偶然性”都有查核和處理結果,不斷提振群眾參與反腐的激情和信心,真正構建反腐工作覆蓋所有社會成員的機制,就能打贏反腐這場持久戰和攻堅戰。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04-26]不動產登記制的主要功能不是反腐
- [ 04-25]網絡反腐回到正軌上來
- [ 04-15]“不成文規定”阻擋反腐
- [ 03-29]網絡反腐聯盟為民間反腐提供制度出口
- [ 03-27]反腐需加強制度系統設計
- [ 03-26]情婦毆打副縣長,好一出反腐“前戲”
- [ 03-14]緊盯官商“勾肩搭背”是反腐好抓手
- [ 03-12]反腐立法時間表請快些,再快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