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弄準孔子生日再打教師節改日的主意
www.hxt111.com?2013-09-09 11:10? 朱永華?來源:東南網 我來說兩句
延續了29年的9月10日“教師節”,今后可能要改日期了。國務院法制辦昨日公布《教育法律一攬子修訂草案(征求意見稿)》,對教育法、高等教育法、教師法和民辦教育促進法四部法律相關條款進行修訂。意見稿中擬規定,每年9月28日為教師節,并增加了校長任職資格要求、提高民辦校地位等一系列重要條款(據9月6日《北京晨報》)。 實際上,這些年每到教師節來臨,都不乏有建議教師節“改日”的聲音,除了建議改在9月28日“孔子誕辰日”之外,還有建議將其改在每年的8月10日暑假期間,這樣既可以讓教師們安心慶祝自己的節日,又能避免學生的“打擾”,更可以避免學生家長給老師“送禮”,乍一看似乎都有道理,但在筆者看來,其實都沒有多大實際意義。 有人強調將教師節選在“孔子誕辰日”,既讓教師節充滿深厚的文化內涵,又能體現對教師職業的尊重,然孔子盡管是我國歷史上著名的教育家,也被譽為是教師“鼻祖”,但畢竟已經距我們2000多年,究竟那天是他老人家的誕辰日,學術界并沒有形成一致意見,據資料顯示,9月28日不過是民國時期第一次祭孔的日期,臺灣也把這一天作為島內教師節,但并不能說明這一天就是孔子誕辰,用沒有經過考證認定的“孔子誕辰日”作為一國教師節的日期,反而是不尊重歷史,更談不上文化內涵,而在上世紀80年代之前,中國不僅沒有教師節,教師的地位也和學生是“同一戰壕的戰友”,政治上更是“臭老九”著稱,之所以將后來的教師節選定在每年9月10日,就是暗含“揚眉吐氣”的意味,應當說更具現代歷史和文化內涵,且我們已經實行了近30年,實在沒有更改的意義。 另一種支持教師節設在每年9月28日的觀點認為,9月10日正值學校開學伊始,教師都很忙,無暇顧及“過節”,推后半個多月又臨近中秋國慶法定節日,便于教師安排休假,這看起來是很“人性化”,但卻忽略了設立教師節本身尊師重教的含義,實際上持這種觀點的完全是把教師節作為單純的休假來考慮,并沒有把教師節所賦予教師特殊的尊重聯系在一起,筆者認為作為教師所專屬的“教師節”之所以與其他節日保持獨立,正體現出國家和社會對教師職業的特殊尊重,正如三八國際婦女節一樣,如果將其與五一國際勞動節“并聯”,盡管也是多出一天,但顯然不能和“三八婦女節”同日而喻,另外,雖然9月10日教師節處在學校開學伊始,教師確實比較忙碌,但在近2個月暑假過后,在迎接新學生、新學期期間,恰逢“教師節”,更有其特殊意義,教師節不僅是教師的節日,也應是有學生參與并享受的節日,更能增強學生對老師的敬重和教師的榮譽感。 這些年,由于市場經濟社會的發展,也給學校和學校老師帶來或多或少的“煩惱”,師德的滑坡是不爭的事實,某些發生在校園的性侵案件及學校和某些老師的逐利行為,確實給教師的形象帶來很大傷害,也確實需要采取一定有效措施和手段來重塑教師之魂,但這遠不是用改變教師節日期所能夠實現的,相反,將教師節改在中秋傳統節日臨近,更能“誘發”某些學生家長借機向老師“送禮”,觸發某些老師向學生家長“索賄”。實際上無論將教師節改在每年的任何一天,賦予何種深刻的文化內涵,與提高教師素質修養,重塑教師之魂都沒有任何必然聯系,也不是設立教師節能夠承受之重,其實,9月10日教師節經過近30年的沉淀,已經具有較豐富的文化內涵,也凝聚了較為厚重的無形資源,既然“改日”并不具有太大必要和實際意義,筆者以為,繼續保持不變未必不是理性所為,或至少先弄準孔老夫子的生日究竟是哪一天,再改也不遲。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09-09]福州教育系統慶祝第29個教師節 擬新增1萬個學位
- [ 09-09]教師節擬改為9月28日 老師:這是折騰
- [ 09-09]過好教師節比改期更重要
- [ 09-09]教師節不是送禮節
- [ 09-09]教師節改期引爭議 評論稱尊師重教比改期重要
- [ 09-08]教師節送禮背后的“潛規則”透視
- [ 09-08]家長教師節心態:別人送禮我不送 自家孩子吃虧
- [ 09-07]慶祝第29個教師節暨勞模報告會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