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社科院經濟學部2014年經濟形勢座談會日前舉行,幾十位所長副所長參加了會議,并且對經濟形勢及改革提出了自己的觀點,在經濟走向、金融、財稅、經濟結構、增長速度、國際環境等方面都做了深入探討。會議由社科院經濟學部、科研局主辦。 社科院副院長李揚:國際金融去杠桿并未完成 從2007年開始的金融危機,從美國開始迅速席卷全球,在歲末年初大家都要對形勢做一些估量,我總的估量是危機沒有過去,只是進入了一個新階段。從發達經濟體情況看,危機最困難的時候過去了,但是造成危機的基本因素并沒有消失,更重要的是在應對危機過程中采取了很多超常規的措施,這些超常規措施在阻止危機惡化的同時也加重了復蘇的重負,使得復蘇過程撲朔迷離。 發達經濟體經濟發展方向嚴重偏向消費者導向,經濟結構高度依賴服務業,而制造業已空心化。判斷危機是否過去,就要看實體經濟領域中經濟發展方式偏頗以及經濟結構扭曲的狀況是不是得到解決,顯然沒有解決。同時,危機最初是金融危機,表現為杠桿率非常高。去杠桿化是解救危機的一個必要路徑,現在去杠桿并沒有完成,在一定意義上還在提高。 全球危機還沒有過去,第二個表現在新興經濟體和發展中國家。危機初期曾出現一個現象:一方面,發達經濟體經濟很不好;另一方面,新興經濟體和發展中國家經濟發展很好,以至于出現一個概念,叫做“雙速脫軌”,兩類國家兩個速度,而且是脫軌的。但目前,危機進入第二階段,發達經濟體穩定了,新興經濟體開始陷入危機。這是因為新型經濟體之前的快速增長主要受益于全球貨幣市場放水提供的資金支持,當量化寬松政策結束,舊有的各種問題又重新出現。 就中國經濟形勢而言,當前主要面臨的五方面風險。首先是經濟減速,從此前10%左右的增長回落2-3個百分點,對經濟沖擊較大,需要幾年才能將負面影響完全消弭。其次,房地產行業問題突出,一直沒有明確房價上漲的具體原因,當前金融部門已經在對未來可能的下跌做準備。再次,產能過剩已經成為中國經濟的癌癥,但是消減產能如何形成共識如何落實存在困難,而且中國還得面對為保證短期增長必須依靠投資的問題。第四,金融方面同時存在貨幣泛濫、貸款困難、利率偏高的現象,說明依靠政策調整已經解決不了這方面的問題,必須要動大手術。最后,地方政府債務雖然從總量上看不是問題,但是具體到一些局部問題較為突出。 國際金融危機并沒有過去,只是發展到了新的階段,世界各國走出危機的根本方法都在于改革。哪個國家改革的動作快、決心大,哪個國家就會占得先機。比較讓人欣慰的是,中國在這方面走在了前面。 |
相關閱讀:
- [ 02-11]中國開啟重典治霾元年 推進自上而下全民治霾
- [ 02-09]2014年中國經濟總量有望突破10萬億美元歷史大關
- [ 01-26]新三板盛宴欲助中國打造經濟升級版
- [ 01-22]GDP增速7.7% 實現既定目標就是最有質量的經濟增長
- [ 01-21]暗訪黃牛:“搶票軟件”如何幾分鐘搶一車廂票
- [ 01-15]算茅臺酒的成本,非常無聊
- [ 01-14]開發商變“城市運營商” 內地陷入“地產霸權”?
- [ 01-14]一斤茅臺成本不過40元?“限公令”使其走下神壇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