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國企招聘而言,規則宜粗不宜細、易簡不易繁,關鍵要抓住一個最基本原則:透明。】 今年我國高校畢業生就業規模達到727萬人,創歷史新高。國務院辦公廳日前發文,要求促進公平就業,其中,“國企應公開招聘應屆生,公示擬聘人員”廣受關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就業促進司副司長桂楨對此表示,人社部正制定具體措施,擬進一步明確國有企業招聘應屆畢業生信息發布的范圍、公布渠道,以及招聘工作的流程等內容,使其更具有可操作性。 “公開招聘”、“公示擬聘人員”,這些規定,讓人看到了來自國家層面的對大學生就業問題的高度重視,更讓人感受到當今社會對于“就業公平”的更高訴求、政府對此的積極回應。顯而易見,這正是社會建設、社會治理日益精細化、透明化、規范化的大勢所趨,值得期待。 當然,任何涉及面甚廣、事關多方面利益的制度創新,都必須考慮周全、審慎行之、漸進推動,盡可能讓積極的效應發揮到極致、盡可能減少消極的效應,讓好的初衷、理念乃至制度設計能形成促進改革發展和公平正義的正能量,避免事后再倉促地層層“打補丁”、一而再再而三形成“特例”,透支改革公信力。 具體到國有企業招聘應屆畢業生的流程問題上,我們必須充分認識和考慮到——規范化與靈活性必然是一個辯證統一的關系,二者應各司其職、各有側重,而絕不應形成抵牾、帶來交易成本的不必要增加。再具體一些,規范化更強調的是招聘流程的透明度、公正性,減少暗箱操作,其目的既要確保能者進、庸者汰,又要消除公眾的不公感與潛規則陰影,但整體上還是側重于“保公平”;而靈活性則更強調各個企業能招到對自己而言“適銷對路”、符合企業發展方向與企業氣質的人才,能有利于現實工作、盡快轉變成看得見摸得著的生產力,因此顯然是側重于“促效率”的。 作為國企,因其身份的多元性,也決定了它們在大學生就業方面體現為多重角色。國企者,全民之企業、政府之“長子”。這種血統之中天然而來的成色,決定其必須承擔起相應的社會責任,比如大學生就業方面,必須帶頭遵循公平、誠信、透明等企業道德與商業倫理,拒絕“蘿卜招聘”、尋租交易等見不得光的行為。而近些年,類似負面案例在各地的不斷曝光,加劇了公眾對就業不公的焦慮感。明確規定國企招聘大學生的“公開”“公示”原則,可謂是從國家層面對這種社會訴求的直接呼應,也是要求國企帶好頭,至少不能繼續成為錢權交易的“帶頭大哥”,加劇不良招聘風氣的蝴蝶效應。 當然,在制度設計時,也必須充分考慮企業的立場與訴求。作為市場主體,行業千差萬別,市場定位也相當懸殊,要謀生存、促發展,就必須用最小的成本招到最合適的人才、產生最大的產出,這是市場的游戲規則。而何謂“最合適的人才”?必須是符合企業當下發展戰略、適應市場競爭、契合企業文化者。在市場競爭狀態下,絕大多數情況下,包括國企在內的任何企業都會本能地傾向于按照自己的需要客觀地招聘人才。因此,國企招聘絕不能照搬考公務員的規范化命題或考試模式,而應更多考慮行業、企業、崗位的特殊性,以及企業的獨特需求與氣質。尊重企業的選擇權自主權、與杜絕招聘腐敗錢權交易,是兩個層面的問題,二者應該可以做到并行不悖。 盡管這一點知易行難,但至少首先從理念上應有所厘清。對于國企招聘而言,規則宜粗不宜細、易簡不易繁,關鍵要抓住一個最基本原則:透明。錄誰“拒”誰,都應公示結果,并有經得起公眾質疑的充分理由。若能在此基礎上維持規范化與自主性的動態平衡,相信效率與公平是可以兼美的。 |
相關閱讀:
- [ 05-15]招聘降低戶籍門檻是“雙贏”之舉
- [ 05-12]“熊貓幫主”招聘,賣萌還是曬優越?
- [ 04-03]嚴懲蘿卜招聘,營造公平環境
- [ 04-01]一句重啟招聘怎解部門臨時工月薪300元
- [ 04-01]招聘3年不面試:僅僅重啟還不夠
- [ 03-04]低級趣味的招聘廣告是人才逆淘汰的開端
- [ 02-17]招聘“隱姓埋名”無法堵“后門”
- [ 02-17]對招聘茶農的幾個質疑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