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政府大樓辦事,經常能遇到警容嚴整的警察對往來人員盤查,很少有人覺得有什么不妥。“新華視點”記者近日在黑龍江省佳木斯市采訪時卻發現,這些著警服、佩警銜的政府機關保衛人員,竟然大多是“冒牌貨”,甚至連這里的派出所也是違規私設的。(現代快報12月17日) 明明只是保衛人員沒有警察身份,甚至有關部門也沒有批準成立警察機構,佳木斯市的政府領導卻先后多次批示允許這些人著警服、佩警銜、有警號,并“口頭”準許成立假冒的“派出所”。這不但與《人民警察法》關于“人民警察的警用標志、制式服裝、警械、證件為人民警察專用,其他個人和組織不得持有和使用”等的規定明顯相悖,也與相關政府機構不經依法依規批準不得成立的要求相違背。 可笑可氣的是,當地政府這樣的違法違規行為從2001年至今已持續長達近14年多,而且在有關方面的多次查究下仍繼續存在,可謂“堅挺”的假警察,很顯然可能歷經多了多位(任)領導。這是典型的權大于法、以權壓法,毫無法治敬畏可言。這也無不有力說明了當地有關政府領導等不依法依規行事的長久和根深蒂固,是多么的令人可怕。 為了說明當地政府假警察存在的必要性和緊迫性,當有關方面回應稱,之所以這樣是當地每年都有多達上萬人硬闖政府上訪。但問題是,當地市政府為什么每年有上萬的上訪者,又為什么要硬闖上訪呢?這其實不經意間又形象的暴漏了當地兩個不可忽視的大問題。 第一個問題,當地社會矛盾非常巨大,而且長久以來沒有得到政府有效解決。試想,僅佳木斯市政府每年硬闖上訪的群眾等就多達上萬人,那么沒有硬闖上訪的會有多少?一個常識是,違法硬闖的肯定比不違法硬闖的要少得多。這樣,當地每年到市政府上的多達幾萬人,也未嘗不是事實或可能。如果再加上到縣區一級、鄉鎮一級的,恐怕人數多的更是讓人不忍再想。每年如此的上訪者,而且持續十多年,當然是當地社會矛盾巨大、長時間沒有得到有效解決的無聲訴說和檢舉。 第二個問題,當地政府官員與群眾溝通很不暢通。一個現實是,硬闖政府上訪與正常上訪,很顯然前者是隱含很大風險的,尤其是在當地政府門前威武的“警察”面前,輕則違規被驅散,重則可能違規違法被治安處罰甚至刑法。但之所以當地有這么多群眾甘于冒著巨大未知的風險要硬闖上訪,最可能的就是問題、冤屈巨大,但又無法與相關官員有效溝通、反映問題、解決問題,而不得不的無奈之舉。 當然,還有一種可能,就是所謂的每年有上萬硬闖上訪者,是一種情急之下應付輿論的虛假和撒謊說法,我們不必把它當真。 但是,在目前我國大力推進依憲依法治國、走群眾路線、建設誠信社會誠信政府的當下,當地政府的假警察事件,不管是以上哪種情況,顯然都是與國家現實的要求和前進方向不相符,存在較明顯差距的,也是與百姓的訴求和期望背道而馳的,都是必須立即徹底改正的。讓法治成為全民信仰,讓誠信成為社會指南, 讓民眾信賴政府支持政府,政府必須先做出榜樣。 |
相關閱讀:
- [ 12-18]荒唐!黨政辦公樓竟然設假警
- [ 08-01]報假警的潛臺詞是維權真難
- [ 12-18]面對死者,警察豈能嬉笑
- [ 12-18]警察勘查現場嬉笑,公安局不能吱唔
- [ 12-17]“大院假警察”折射以權壓法之弊
- [ 12-17]領導批準的假警察暴露法治真問題
- [ 12-17]政府大樓前的假警察,守護的是什么
- [ 11-06]警察抓野豬不能只會“讓子彈飛”
- [ 10-22]香港警察被反對派蓄意抹黑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