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日前印發《關于構建和諧勞動關系的意見》,深入闡述了構建和諧勞動關系的指導思想、工作原則、目標任務和政策措施。深入落實《意見》精神,特別是“加快構建和諧勞動關系的法治保障”,對于維護勞動者權益、加快構建和諧的勞動關系、維護正常的經濟社會發展秩序意義極為重大。 近些年來,在某些地方和某些行業,勞動者與雇傭者的關系一度非常緊張。最典型的例子是,幾乎每到年底都會有一些人以“爬塔吊”“舉標牌”等千奇百怪方式討薪。有的討薪者對欠薪者實施人身攻擊或以傷害自已的極端方式討薪,造成了比較嚴重的后果,影響了社會秩序,這樣的勞動關系現狀令人心情沉重。 國務院此次印發的《意見》,分為依法保障職工基本權益、健全勞動關系矛盾調處機制、健全勞動關系協調機制、加強企業民主管理制度建設、營造構建和諧勞動關系良好環境等幾個部分。《意見》著眼于和諧勞動關系構建的主要環節進行全方位布局,有助于從整體來推動問題解決,體現了系統觀、全局觀。不過,要落實好這些要求,最根本的還是要有法治思維,推動在法治軌道上來解決問題。 其實,探究近年來的一些勞動糾紛案例,背后大多都存在較為明顯的違法因素。有的用工單位不和勞動者簽訂勞動合同,有的不按法律規定按時足額支付工錢;一些單位的老板自己花天酒地,但就是不給員工工錢;有的單位以行業特殊,不給員工落實應有的休假制度,甚至連起碼的加班費也不給;一些地方政府主導的項目,不按合同進度向施工方撥付款項而造成欠薪。這其中,涉事單位哪有將勞動者的權利放在眼里,哪有將保障勞動者相關權益的法律法規放在眼里? 此次《意見》指出的“切實保障職工取得勞動報酬的權利”,并非先前沒有法律規定——“惡意欠薪”甚至都已經入刑。顯然,要落實意見指出的“切實保障職工取得勞動報酬的權利”“切實保障職工享受社會保險和接受職業技能培訓的權利”等眾多要求,包括勞動關系矛盾調處等,僅有這個《意見》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有更加細化的法律法規來落到實處。 徒法不足以自行。當有了更為科學細化的法律法規,還要有更加嚴格的執行。試想這些年來,為何要求企業按時足額支付工資的法律已經存在,“討薪”卻依然較為多發?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由于法律法規沒有落到實處。在欠薪較為易發的建筑行業,如果工資保證金制度、工資實行工資卡發放制度、惡意欠薪“黑名單”制度等都不折不扣地得到了落實,想必就沒有那么多的企業再敢以身試法。 在當前中國的勞動關系中,勞動力過剩使得勞動者在大多數行業都處于勞動關系中的弱勢地位,要構建和諧的勞動關系,特別需要勞動關系協調機制發揮更大作用。當勞動者與雇傭者發生矛盾,要讓勞動者維權有道、求告有門。這些年來,一些來自基層的全國人大代表在全國兩會期間大倒苦水,稱憑一己之力難以幫助勞動者維權,恰恰印證了勞動者維權“集團軍”“正規軍”仍大有作為空間。 當前,盡管不少地方都有勞動保障部門甚至勞動糾紛仲裁部門,但這些部門無論是在勞動者心中的地位,還是工作效率,都遠遠滿足不了社會需要。進一步發揮好日常功能,保障勞動合同制度落到實處,真正使勞動者發生糾紛后及時提供必要幫助,還有大量工作可做。而要使這種努力形成制度并常態化,顯然也需要更加精細化的法律制度來形成約束。 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通過的《關于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指出,要“增強全社會尊重和保障人權意識,健全公民權利救濟渠道和方式”。落實好《決定》精神要求,著眼于加快構建和諧勞動關系的法制規章的建設,顯然也是從長遠上解決“招工難”“維權難”等社會難題,維護社會公平公正與和諧穩定的當務之急。 |
相關閱讀:
- [ 04-10]勞動關系新常態助跑經濟新常態
- [ 12-24]勞動關系不清晰成農民工維權難點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