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個月以來,網絡“提速降費”持續成為輿論熱點。上個月15日,三大電信運營商各自公布了“提速降費”方案,根據方案,多項措施的實施還要等上一段時間。以中國移動為例,“購1GB贈送1GB夜間流量”“降低國際及港澳臺漫游流量資費”等措施在6月底至7月份才開始實施;中國電信則預計再次降低國際漫游資費,部分國家和地區最高降幅90%,但目前尚未正式啟動。 中國的網絡又貴又慢,如果在過去只能吐槽而已,那么從今年開始,用上高性價比的網絡就不再是說說而已。國務院常務會議5月13日曾提出“城市寬帶要免費提速40%以上”等五項舉措,工信部也于5月15日提出了14條舉措和2017年發展目標。一系列動作都傳達出再明確不過的信號,全面“降費提速”不僅是“督促”,也是國家層面的決策,換言之,是必須落實的要求,不存在討價還價的余地。 提速降費目標的提出,很快得到網民齊刷刷的“點贊”,也令公眾信心大增,廉價高速網絡時代仿佛指日可待。然而,從實際操作的角度來看,這一過程可能并非“一句話”那么簡單。應當指出的是,網絡服務的質量與資費水平,本質上也是一種市場行情,而政府職能部門并不能直接執行提速降費的要求。這與一般意義上的國家決策有所不同,也決定了提速降費要真正落實,最終取決于運營商的表現。 從市場邏輯出發,降價提質必然導致收益減少,企業通常不會自發做出這樣的選擇。這個意義上,提速降費顯然不是市場決策,由此也不難理解三大電信運營商不夠積極的反應。事實上,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包括國企在內的眾多企業,有著“經營以市場為導向,管理向現代企業看齊”的共識,在這一點上,任何企業都不可能完全拋開市場的基本法則。 國企固然是企業,但是,由國企所承擔的網絡運營業務,卻不只是普通的商品。在互聯網時代,穩定、高速而低價的網絡服務,儼然已經成了一國經濟與社會發展的必備基礎設施。在國家層面,網絡的覆蓋與普及具有戰略性的重大意義,從民生角度講,高性價比的網絡服務也日漸成為信息化時代的生活“剛需”。正是在這樣的形勢下,原本運營商與消費者之間的這場“價格戰”與“品質戰”,才上升到了國家決策的高度,成為國務院總理不斷強調與掛念的大問題。 無論是作為大型國企,還是電信行業的巨頭,對于網絡提速降費都責無旁貸。三大運營商所要考慮的,不應該是這次改革給企業帶來的利益得失,而是要更多考量社會責任,接受改革勢在必行的事實。不難想見,提速降費將涉及技術和管理方面的諸多問題,對企業的運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企業唯有直面壓力與考驗,克服困難,把網費實實在在地降下去,把網速提起來,讓人民滿意。? |
相關閱讀:
- [ 05-18]云里提網速,霧里降網費
- [ 05-15]降網費提網速,引入競爭是良策
- [ 05-15]提網速降網費需開放的電信業
- [ 05-15]提網速降網費不妨學習“英國模式”
- [ 04-30]引民資提網速是“鯰魚效應”的發揮
- [ 04-23]提網速降網費,有兩個突破口
- [ 04-17]要拿出建高鐵的魄力提網速
- [ 04-16]李克強敦促“提網速降網費”,如何落實?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