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太扔垃圾桶。 被暴打十幾分鐘的司機委屈地哭了。 6月27日,泉州一老太太坐錯公交車,想下車,司機告知不能下,得到普明再往回坐,訴求得不到滿足,雙方溝通不當,老太太脾氣一下子上來了,怒砸車門,暴打司機。車上乘客看不下去,紛紛勸說,但是無用。僵持不下,車子停在朝天門,司機報警。老太續打續罵。司機先讓其他乘客下車,老太太下不了,繼續砸車門,扔垃圾桶。最后,被暴打十幾分鐘的司機委屈地哭了。(6月30日閩南網) 老太暴打司機十幾分鐘,司機被打哭,年輕力壯的司機難道打不過老人?當然不是,為什么打不還手,罵不還口呢? 輿論引導有問題。當今社會,如果年輕人和老人爭吵,哪怕年輕人有理,也習慣于被輿論扣上帽子:不尊重老人。為什么不鼓勵年輕人和老人大膽爭論呢?如此輿論氛圍造成的結果就是一小部分老年人強詞奪理,但是正義的聲音早就缺席了。 維權機制有問題。社會放縱一部分老人練成了新時代的獨門絕技——“無賴功”:老人威脅方式多多,你要還嘴,立馬住院,說是你氣病的;如果你敢對推,可能立馬就躺倒地下去了。一個又一個賠錢陷阱,當事人根本不敢保證依靠自身力量能維護好自身合法權益,這也就更加縱容了老人的暴力行為。 處理機制有問題。老人對他人暴打暴罵,就算責任全在老人,處理也輕,往往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老人不需要承擔責任。我在公交上碰到過暴力老人,也被一些退休老人暴罵過,結果查清與我無關,但是他們完全不必為暴打暴罵他人擔責。 我國60歲以上老人已經占總人口的13%,早早地步入了老齡化社會。老齡化社會,很多方面我們都沒有準備好,比如對老人暴打暴罵行為往往束手無策,放任自流。應提出針對性的解決措施,第一步就是不能淡化處理老人的暴力問題,依法追責,只有這樣老年人的暴打暴罵行為才能得到有效遏制。 |
相關閱讀:
- [ 07-01]農村老人“老無所依”背后“愛的代價”
- [ 07-01]71歲老人尋找初戀不該被祝福嗎
- [ 06-29]商場可否開辟老人乘涼專區?
- [ 06-17]老人高峰出行遭責備,包容性在哪?
- [ 06-16]免費體驗可以 忽悠老人不行
- [ 06-15]莫讓農村老人成為老齡化社會中的孤島
- [ 06-11]百歲老人乞討奔波,兒女們究竟咋想?
- [ 06-11]農村老人不愿進城 是養老新痛點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心情版
相關評論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