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陽市花溪區政協原副主席、石板鎮原黨委書記吳同恒利用職權收受他人財物,涉嫌嚴重違紀被調查。當辦案人員通知他到花溪區行政中心接受組織調查時,不知情的吳同恒還開著不法商人為其購買的轎車前往。(現代快報,9月20日) 在反腐不斷加碼發力的大環境下,提到接受組織調查,恐怕大多數貪官都會戰戰兢兢,內心唱起無數次“忐忑”之歌,而這位吳同恒竟然處在一種“不知情”的狀態,大搖大擺開著受賄車前往接受調查,一副“欣欣然”赴飯局的架勢,真是令人啼笑皆非。 現實中,面對組織調查,很少有幾個貪官能夠保持淡定,要么瘋狂,要么崩潰,要么急著想后路。比如,“億元蒼蠅”馬超群在看到專案組人員出示的法律文書后,一把搶過撕掉,直到被特警用槍托擊打才被制服;原國家發改委主任劉鐵男在面對紀委人員和隨行武警時,跪倒在地,一面渾身發抖,一面語無倫次地求饒;“五毒書記”張二江,被要求到武漢匯報工作后,預感事情不妙,事先準備兩封“舉報信”,誣陷辦案人員……這些表現都從一個側面反映出,他們清楚自己貪腐的罪行,對紀律和法律有著最起碼的敬畏。 而吳同恒一反常態,不僅開著受賄車接受調查,對車內的受賄現金也早已“記不清”。這是為什么呢?通報中的細節揭示了答案。在人際交往中,吳同恒經常將班子成員及單位中層以上干部請到家中吃喝,并接受他們200元至500元不等的禮金,在此前任上,也曾借助工程不斷零星地收取他人好處費。這說明,吳同恒的“零星受賄”早達到了“經常習慣性”的“境界”,正是這種“習以為常”,使他忘記了自己開的是受賄車,忘了車內還藏著贓款,忘了贓款為何人所送。 現實中,有不少貪官正是被這種“稀松平常”的受賄拉下了水,一方面,這樣的“小額”契合了貪官的僥幸心理,自以為數額不大,查也沒事;另一方面,“零星受賄”也極具隱蔽性,往往隱藏在人情往來的面紗之下,隱秘又安全。殊不知,“千里之堤潰于蟻穴”,“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為”,只要是貪腐,又哪里有安全的避風港。 可見,小漏洞最容易釀成大問題,黨員干部必須持定守節,把住底線,做到珍惜自己不墮落,防微杜漸不放縱,不給自己一丁點墮落的機會。否則,只能落得“玩權者必自毀”的下場,哪怕你的貪腐看起來多么“稀松平常”。 |
相關閱讀:
- [ 09-17]切斷“村貪”外逃路更要堵貪腐路
- [ 08-27]貪腐金額起刑點該不該提高
- [ 08-25]“終身監禁”彌補貪腐刑罰體系缺陷
- [ 08-19]為“工作需要”貪腐只是個人需要的幌子
- [ 08-04]“未受重用”豈能成為貪腐理由
- [ 08-04]“不升職便貪腐”是一種詭辯
- [ 07-23]有些貪腐官員并不適用“親親相隱”
- [ 07-08]“上央視后驕傲”怎成了貪腐遮羞布?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