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時評|大學城|臺海|娛樂|體育|國內|國際|專題|網事|福州|廈門|莆田|泉州|漳州|龍巖|寧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東南網 > 西岸時評> 最新原創 > 正文

壞老太還是壞女孩?真相并不是這么簡單

2015-09-22 11:02:21??來源:東南網綜合  責任編輯:林雯晶   我來說兩句
分享到:

?

現場照片(圖片來源:安徽網)

9月8日起,淮南女大學生扶老人事件一波三折。女大學生先是自稱扶老太被訛,因現場處于監控死角,她在微博發帖尋找目擊證人以證清白,不久有網友回復稱愿意為其作證,但也有3名目擊證人稱女大學生曾承認撞了老太太。9月21日,淮南警方透露,經警方多方調查取證,認定這是一起交通事故,女大學生袁某騎車經過老人時相互有接觸,女大學生承擔主要責任,老人承擔次要責任。?

【質疑】

扶老被訛”事件,警方調查難服眾?

龍泉派出所究竟是怎么“進行了多方調查取證”的?老人和女學生究竟是怎樣的“相互有接觸”?接觸不等于撞人,過于中立的表達,難以佐證袁某該承擔主要責任。而此前,最關鍵的監控已缺失,核心環節更是不清不楚,憑什么讓袁某承擔主要責任?

公眾作為旁觀者,他們需要靠證據說服,需要靠事實說服,也需要靠嚴絲合縫的邏輯說服。可惜,淮南警方無法滿足公眾最迫切的知情權,于是必然遭受如潮質疑。當然,淮南警方有苦難言,也許沒有視頻,便只能求助于旁證。基于公眾的不信任,淮南警方更要如實闡述多方調查取證的具體過程。 >>>閱讀全文

【反思】

老人問題需要關注而不是炒作

這起事件,在過去的十多天里,輿論場對此事始終抱持熱情,無論相關調查有所進展還是延宕。這種沸沸揚揚的不斷加溫模式,早已脫離了純粹的究其真相,炒作成為了推動持續關注的主動力。如果由此對相應的群體作一個籠統的判斷,恐怕謬之甚遠。

炒作越來越頻繁地運用于各類報道、編輯中,可能是針對某個個例,也可能是對一個群體。僅就老人而言,近年來我們常聽到的“老人變壞還是壞人變老”的偽命題,很大程度上就是一個由同質性負面報道匯集、推論的結果。但事實上,這樣的判斷符合這個社會的真實面貌嗎? >>>閱讀全文

【觀點】

離不開攝像頭的社會是可怕的

遺憾的是,隨著攝像頭這一公正的監視器的失效,事件真相的揭示就只能回歸最基本的“證言”,而不再關乎技術。然而,讓人說真話卻好像變得越來越難,對信任危機的反復討論一再觸碰到當前社會道德良心的敏感議題,這本身就引人深思。

攝像頭固然能派上大用場,但不可能也沒有必要監視到社會的每一個角落,監控設備的使用只是維護治安和司法取證手段的一種補充,對于情況復雜的現實生活而言,攝像頭無力充當全能之眼。那些隱蔽的、不為人所知的地方,也許沒有攝像頭,但不能沒有明辨是非善惡的約束。人的道德良知是維護社會運行的重要柔性力量,是法律和攝像頭都無法取代的。 >>>閱讀全文

不妨以善意揣度“撞人者說謊”

在一些被扶老人“訛人”的案件中,除非有充足的證據證明老人是故意訛人,否則就不能排除,有些老人摔倒后意識模糊,高度驚恐之下出現誤記、誤判或錯覺,他們“訛人”未必有多大的實際惡意。同樣的,女生袁某撞老人后說謊,稱自己是扶人被訛,除非有充足的證據證明她是故意說謊,否則就不能排除,袁某有可能是沒有明顯感覺到自己撞了老人,但在看到老人倒地并扶起老人之后,內心十分驚恐惶惑,對自己到底有沒有撞到老人沒有把握,因此出現了先承認自己撞了人,后來又矢口否認的變化,她的說謊未必有多大的實際惡意。 >>>閱讀全文

【深度】

面對老人摔倒讓想象慢點走

這些年來發生的“扶不起”報道,內容有真有假,劇情有順有逆。但幾乎每一起報道出現后,很多人不辨真假,而是第一時間選擇相信“此事必有蹊蹺”,扶人肯定被訛。可是,所謂的“扶不起”,到底是真相還是想要的真相?有沒有人認識到,這種第一時間的迎合和判斷本身就是一種問題?

有什么樣的道德想象就有什么樣的道德風貌,如果都認為“扶不起”,那就只能出現“扶不起”。面對老人摔倒,能不能讓情緒和想象慢一點走,不要偏聽偏信,更不要搞“不管你們信不信,反正我信了”這一套。 >>>閱讀全文

>>>閱讀更多相關評論

圖片來源:網絡

“扶老被訛”事件,警方調查為何難服眾

王石川

9月8日起,淮南女大學生扶老人事件一波三折。9月21日,淮南警方透露,經警方多方調查取證,認定這是一起交通事故,女大學生袁某騎車經過老人時相互有接觸,女大學生承擔主要責任,老人承擔次要責任。

至此,“稱被訛”事件仿佛已逼近真相,盡管警方調查結果并非一錘定音,但可確信在輿論緊盯之下,相關調查過程不會是輕率的,調查結果也不會是草率的。但是,面對警方公布的結果,不少網友仍認定袁某被訛了。為何如此?恐怕與警方通報語焉不詳有關,寥寥幾句話,既無細節支撐,更無詳情披露,只是簡單地給出結論,讓人難以信服。

更何況通報的表述過于模糊,比如,龍泉派出所究竟

是怎么“進行了多方調查取證”的?老人和女學生究竟是怎樣的“相互有接觸”?接觸不等于撞人,過于中立的表達,難以佐證袁某該承擔主要責任。而此前,最關鍵的監控已缺失,核心環節更是不清不楚,憑什么讓袁某承擔主要責任?

沒有爭鳴,就沒有共鳴;沒有了解,就難有和解。公眾作為旁觀者,他們需要靠證據說服,需要靠事實說服,也需要靠嚴絲合縫的邏輯說服。可惜,淮南警方無法滿足公眾最迫切的知情權,于是必然遭受如潮質疑。當然,淮南警方有苦難言,也許沒有視頻,便只能求助于旁證,通過所謂的“多方調查取證”來認定袁某負主要責任。基于公眾的不信任,淮南警方更要如實闡述多方調查取證的具體過程。

撇開這些質疑,我們還應該回到事件的原點,有幾個問題同樣值得討論。

其一,“稱被訛”事件剛一出現時,為什么不少人本能地認定袁某冤屈,老太訛人?不得不說這是基于“經驗”的一種偏見,這種偏見其實并不符合邏輯,甚至有些無理。一旦人云亦云,就可能傷害無辜。類似教訓不勝枚舉,我們理應節制沖動。

其二,警方的調查結論到底可不可信?警方當然有可能造假,有可能偏袒某一方,問題是,淮南警方敢不敢冒著巨大的道德風險和法律風險,與正義為敵,與網友為敵,與事實為敵?淮南警方調查已有相當一段時間,在媒體聚焦下,在眾目睽睽之下,他們造假的勇氣有多大?

其三,的確有被扶老人訛人,那我們是不是就該永不扶人?這是報復誰呢?對淮南警方的調查,有網友說:不管是不是袁某的責任,以后老人跌倒了都不要扶,讓他們自生自滅吧。如此情緒化,是跟誰賭氣呢?誰能保證自己的父母不會跌倒,誰能保證自己年老了不會跌倒?

真相仍在路上,吁求淮南警方公布更全面的調查。無論結果如何,我們都應該節制憤怒,理性看待這個世界。“燈火趨暗,你在何處”,如果光抱怨老人有多壞,看不到老人有多好;如果光指責社會有多糟糕,而忽略了自己的責任,這個世界怎么可能會變好?(京華時報)

老人問題需要關注而不是炒作

付小為

連日來有幾則新聞陸續曝出:山東老人弄臟公交被驅趕、安徽老太與男子公交對罵扭打、湖南女子公交占兩座并推倒老人。本來只是見諸不同報紙的小篇幅社會新聞,經門戶網站羅列擺放在一起,其間的共性和聯系性頓然清晰。

老人是這些事件的重要一方,他們在不同的故事中或弱勢或強勢,而將這些新聞“歸類”,大概是為了讓這些現象愈顯突出,甚至隱性地提出一個問題,老人群體與社會其他群體的關系,是不是哪里不對勁了。

從現實的角度來看,隨著人口老齡化加劇,人口結構的過快變化與現代生活、傳統觀念、政策宏觀規劃之間的不協調,確實帶來了一系列的“老人問題”,不僅社會對“老”需要有觀念上的再認知,如何合理分配各類資源,在讓老人能夠安享晚年的同時又不至于挫敗年輕人的積極性等,也是值得思考的重要方面。然而,回到輿論視角,我們看到的是,走在老齡化的核心問題之外,媒體所關注的“老人問題”好像是另一回事。

這些年,以“老人”為主角的新聞確實不少,一些時候,他們受了委屈、傷害,另一些時候,他們又好像蠻不講理,成了他人生活的麻煩制造者。相同的是,這些消息往往扎堆出現,彼此相互佐證似的,引導社會判斷走向某一個方向。

就像剛剛落幕的安徽“女大學生扶老人被訛”事件,在過去的十多天里,輿論場對此事始終抱持熱情,無論相關調查有所進展還是延宕。這種沸沸揚揚的不斷加溫模式,早已脫離了純粹的究其真相,炒作成為了推動持續關注的主動力,一時間,各地也順勢“補充”出幾條似是而非的老人倒地新聞。

如是蜂擁而上的報道,總能在短時間內聚集輿論場的能量,形成一個共同的聲音。比如老人訛人,又或者年輕人不尊重老人。并且每種情形,都仿佛挾社會主流之勢。如果由此對相應的群體作一個籠統的判斷,恐怕謬之甚遠。

拿前面的幾則公交事件來說,很遺憾,我們生活中無法杜絕類似的事,但必須說,它們肯定不會是生活的主要部分,而它們共同呈現的爭執、蠻橫、霸道,某種程度上反映了當下人與人之間關系的問題,對象恰巧是老人,但未必針對老人。而經由媒體的刻意安排,卻歸入到老人訛人事件后的又一類“老人問題”中。這樣的方式,也可以說是一種炒作。

為了吸引外界注意,炒作越來越頻繁地運用于各類報道、編輯中,可能是針對某個個例,也可能是對一個群體。僅就老人而言,近年來我們常聽到的“老人變壞還是壞人變老”的偽命題,很大程度上就是一個由同質性負面報道匯集、推論的結果。而同樣的方式針對任何群體,少年、青年、中年人;教師、律師、官員,都可能形成一個相對群體的負面形象,但事實上,這樣的判斷符合這個社會的真實面貌嗎?這樣的炒作方式一旦變成媒體從業者的習常,不但模糊著人們對基本面貌的判斷,更無形中助長了比壞、比劣,讓小問題變成大問題。(長江日報)

離不開攝像頭的社會是可怕的

李杏

近日,安徽淮南一名女大學生自稱扶老太被訛,因現場處于監控死角,她在微博發帖尋找目擊證人以證清白,不久有網友回復稱愿意為其作證,但在此事的最新進展中,有3名目擊證人稱女大學生曾承認撞了老太太。

又見疑似扶老人“被訛”事件,在微博傳播力的推動下,原本并不復雜的一起糾紛迅速成為熱點話題,引發眾多網友關注。不僅女大學生和老太太家屬各執一詞,給出了截然不同的事情經過描述,在監控無法提供有效證據的情況下,相繼出現的證人做出的證言也互相矛盾,令事件真相愈發撲朔迷離。

目前,淮南警方尚未給出最終調查結果,究竟孰是孰非還“說不清”。但就現有的條件來看,由于線索斷在了監控這個關鍵環節,對事實的調查似乎就此陷入了僵局。換言之,一旦最有希望留下“鐵證”的攝像頭沒有捕捉到現場畫面,即使找到更多目擊者,似乎都很難改變此事陷入“羅生門”的困境。

到底老太太是怎樣受的傷,女大學生有沒有碰撞到她,當事者之中必然有人隱瞞了實情,這只是基于邏輯所能下的判斷,網絡上的各種討論與推測也都只能止步于此。遺憾的是,隨著攝像頭這一公正的監視器的失效,事件真相的揭示就只能回歸最基本的“證言”,而不再關乎技術。然而,讓人說真話卻好像變得越來越難,對信任危機的反復討論一再觸碰到當前社會道德良心的敏感議題,這本身就引人深思。

近年來,社會上時常發生一些影響較大又始終真相不明的事件。對此,很多人呼吁要動用技術手段取證,用拍視頻和設監控等辦法保障公正,日益遍布大街小巷的攝像頭也的確能在很多時候派上大用場,對攝像頭的依賴程度越來越高,仿佛沒了攝像頭就無所適從。更令人啼笑皆非的是,在有些公共事件中,在一些關鍵時刻和關鍵環節,攝像頭總是恰當地出現故障。

攝像頭固然能派上大用場,但值得警惕的是,被攝像頭“監視”習慣之后,一些人似乎掌握了一套行為模式:在被“觀看”的情況下不敢輕易越矩,可一旦脫離了監控的視線,就變得毫無顧忌,甚至喪失底線。令人擔心的是,離開了攝像頭,有人就可能忘記了摸著良心講話,為了逃脫責任而毫無愧色地說謊,甚至為自己得以顛倒黑白而沾沾自喜——一個社會少了攝像頭就是非不分,真相難求,這種安全感和信任感的喪失令人不寒而栗。

攝像頭不可能也沒有必要監視到社會的每一個角落,監控設備的使用只是維護治安和司法取證手段的一種補充,對于情況復雜的現實生活而言,攝像頭無力充當全能之眼。那些隱蔽的、不為人所知的地方,也許沒有攝像頭,但不能沒有明辨是非善惡的約束。攝像頭所扮演的,其實相當于一個監督者的角色,而這種監督的更大意義,不在于簡單的威懾,而是讓道德規范更好地發揮作用。在這個意義上,人的道德良知就是維護社會運行的重要柔性力量,是法律和攝像頭都無法取代的。(長江日報)

不妨以善意揣度“撞人者說謊”

于騫

9月8日發生在淮南師范學院門口附近的這起交通事故,從女生袁某發微博稱扶老人被訛,求目擊證人為自己證明清白開始,引起社會輿論的高度關切。袁某講述的自己的遭遇,符合近年來社會上討論、反思的“扶老人被訛”的故事框架,一下子引起輿論的強烈共鳴,激發了很多人心中的道德義憤。人們一邊慨嘆“世風日下”、“做好事風險大”,一邊對被扶的桂老太太一方加以譴責,認為老人如此反咬一口恩將仇報十分可惡,有人甚至要求對訛人的老人依法懲處,讓其付出應有的代價,云云。那個“扶老人被訛”的故事框架,為人們預設了某種“慣性思維”,每當出現一起扶老人引發的糾紛,很多人就會先入為主地相信,扶人者肯定是無辜的,被扶的老人肯定是故意訛人,并將這一起糾紛,視為“世風日下”、“好人難做”的又一個例證。

淮南市警方認定系一起交通事故,扶人的女生袁某承擔主要責任,被扶的老人承擔次要責任。因為現場沒有監控視頻,無法還原事發時的具體情況,但警方通過向多名直接和間接證人取證(包括120急救車醫生在內的幾名證人均表示,當時看到袁某承認自己騎車撞倒了老人),獲取的證言形成了完整的證據鏈,足以證明當時袁某和老人“相互有接觸”。應該說,警方對事故責任的分配是比較客觀的,之所以認定老人也要承擔次要責任,是因為老人當時走上了非機動車行駛車道,存在違反交通法規的行為,自身對造成事故也有一定的過失。

對于扶老人引發的糾紛,最可怕的不是當事某一方說謊,也不是情況太復雜以至于遲遲不能求得真相,最可怕的其實是,輿論無端猜測甚而惡意揣度當事人的心理動機。假如警方查實這不是一起交通事故,老人的確是自己摔倒,卻一口咬定是被袁某撞倒,那么,許多人不但要為自己的“慣性思維”再次得到警方調查結論的證實而倍感“欣慰”,而且還要進一步理直氣壯譴責訛人者,要求法律加大對訛人者的處罰,以此警示社會公眾,更好地保護見義勇為行為,讓好人做好事無后顧之憂。

不料劇情出現巨大反轉,警方調查證實老人并非訛人,反而是袁某作為此次交通事故的主要責任者,事后堅稱自己是做好事被訛,還公開征集目擊證人為自己辯誣。這種情況下,輿論很可能隨著劇情反轉而反轉,從相信老人訛人并譴責老人無良,轉為對袁某施以嚴苛的批評責難。不難想象,袁某現在受到的社會輿論壓力,肯定比之前被撞老人受到的壓力還要大。

我愿意相信,在一些被扶老人“訛人”的案件中,除非有充足的證據證明老人是故意訛人(如老人有充分的條件看見或意識到,自己是摔倒而非被撞倒),否則就不能排除,有些老人摔倒后意識模糊,高度驚恐之下出現誤記、誤判或錯覺,他們“訛人”未必有多大的實際惡意。同樣的,我也愿意相信,女生袁某撞老人后說謊,稱自己是扶人被訛,除非有充足的證據證明她是故意說謊,否則就不能排除,袁某有可能是沒有明顯感覺到自己撞了老人,但在看到老人倒地并扶起老人之后,內心十分驚恐惶惑,對自己到底有沒有撞到老人沒有把握,因此出現了先承認自己撞了人,后來又矢口否認的變化,她的說謊未必有多大的實際惡意。

不妨以善意揣度“老人摔倒被扶后訛人”,也不妨以善意揣度“撞人者說謊”,事實真相未必有我們想象的那樣嚴酷殘忍。多一些善意的揣度,社會可能就會多一些寬容和信任。(北京青年報)

面對老人摔倒讓想象慢點走

喬杉

一般而言,觀眾的情緒都是隨著劇情走的,當劇情發生反轉時,觀眾情緒也隨之反轉。可這一刻,相對于此前,劇情發生了重大反轉,但輿情并沒有明顯反轉。有些網友說,這三個目擊者所說不可信;還有網友講,不管你們怎樣,反正我就不信。

在一個眾說紛紜的輿論場,懷疑和想象都十分可貴。僅憑三個目擊者的說法,確實還不能完整地還原真相。但是,懷疑應該是一視同仁的,不應該進行“選擇性懷疑”。可是還原新聞發生,幾乎在第一時間內,輿情就開始了“站隊”。從開始報道來看,只是講了“淮南女大學生稱扶老太被訛,征集目擊者以證清白”,當中有大量的女生怎么說,女生同學怎么講,可從報道的細節來看,并不足以還原真相,也不足以構成女生自圓其說的證據鏈。僅僅憑據一枝半葉,很多人情愿選擇相信女生,而不假思索地認為老太及其家人“碰瓷訛詐”。

從傳播上講,一種觀點能夠廣泛傳播,未必是因其具有真理性,很多時候是因其迎合了人們內心深處的想法。也就是說,很多時候人們需要的不是“指南針”,而是“復讀機”,通過別人的嘴把自己心里的話說出來,說得更加動聽。這些年來發生的“扶不起”報道,內容有真有假,劇情有順有逆。但我們注意到,幾乎每一起報道出現后,很多人不辨真假,而是第一時間選擇相信“此事必有蹊蹺”,扶人肯定被訛。可是,所謂的“扶不起”,到底是真相還是想要的真相?有沒有人認識到,這種第一時間的迎合和判斷本身就是一種問題?

一事當前,先問真假,再問是非。道德事件,更是如此。一旦根據錯誤事實作出錯誤判斷,就可能帶來道德誤傷。拿這起事件來說,女大學生到底有沒有碰到老太,老太及其家人有沒有訛詐?真相其實還在路上。即便最終調查出女大學生碰到了老太,也存在有意和無意之分,不排除女生碰到了老太自己卻沒注意,以為自己沒有碰到;即便最終調查出女大學生沒有碰到老太,也存在誤會和訛詐之分,不排除老太自己摔倒了,女生恰好經過,老太在恍惚中以為是女生碰倒的。情況不同,后果不同,道德影響不同。

春晚小品《扶不扶》有一句廣泛認可的金句:人心倒了就扶不起來了。其實這種人心指向三種人,一是摔倒的人,二是扶的人,三是看的人。有什么樣的道德想象就有什么樣的道德風貌,如果都認為“扶不起”,那就只能出現“扶不起”。這是一種認識和判斷問題,指向為如何認識道德的價值,如何判斷當前的道德風貌。在現實中的一個具體表現,就是面對老人摔倒,能不能讓情緒和想象慢一點走,不要偏聽偏信,更不要搞“不管你們信不信,反正我信了”這一套。

這一刻,劇情反轉了,而輿情并沒有反轉。雖然反轉的劇情未必是最終的劇情,但不管如何,輿情和劇情的脫節還是值得關注的。這在一定程度上說明,輿情反轉比劇情反轉難得多,而在很多人的潛意識里傾向性地認為當前的現實就是“扶不起”。這種偏見和“片見”,難道不值得警惕嗎?(北京青年報)

相關閱讀: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心情版
相關評論
今日熱詞
更多>>福建今日重點
更多>>國際國內熱點
  • 新聞圖片
更多>>娛 樂
  • 點擊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網站地圖 | 網站公告 |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主站蜘蛛池模板: 噜噜噜在线观看播放视频| 成人欧美1314www色视频| 日韩欧美在线观看视频| 国产精品国产三级国产专播 | 免费无码午夜福利片69| 一本色道久久综合亚洲精品| 美女脱个精光让男人桶爽| 成年美女黄网站色大片免费看| 国产60部真实乱| 亚洲一级大黄大色毛片| 亚洲毛片基地4455ww| 欧美a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涩涩涩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久热免费在线视频| 跳蛋在里面震动嗯哼~啊哈...| 日本熟妇人妻xxxxx人hd| 国产gaysexchina男同menxnxx| 久久精品国产免费| 韩剧学生的妈妈| 成年美女黄网站色大免费视频| 午夜夜伦鲁鲁片| 99精品欧美一区二区三区综合在线| 毛片大片免费看| 在线免费视频一区| 亚洲国产美女精品久久久久| 亚洲综合色7777情网站777| 最近2019在线观看| 国产丰满麻豆videossexhd| 中文字幕人成无码免费视频| 黄瓜视频在线观看| 无翼乌邪恶工番口番邪恶| 动漫女同性被吸乳羞羞漫画| 99精品在线播放| 欧美va天堂在线电影| 国产午夜亚洲精品不卡电影| 中文字幕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粗大的内捧猛烈进出小视频| 国产精品青草久久久久福利99 | 国产高清在线精品二区| 亚洲xxxx18| 69xx免费观看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