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網絡 孩子為“伊”消得人“晚睡”,家長自然要吐槽,老師其實也有苦衷。誠如這“拖拉”一說,老師絕非信口開河,而是在孩子中不乏其人。然而,即便如此,面對孩子們完成作業時的“壓力山大”,為師者也不能輕易挾“拖拉”而推責,而應多反思自己在日常教育教學中做的如何。 客觀而言,孩子們感覺作業太多,除去教師布置太多的因素,也各有自身原因的:或為貪玩,或因拖拉,或是作業真的太難(因人而異)……表面看,這些都是學生個人之問題,但細究,又與老師的某些“懈怠”不無關系。比如針對孩子貪玩與拖拉,老師在正常“授業”外,是否在“傳道”及良好習慣養成上,對這些孩子特別上心?比如有的孩子學習特吃力,功課跟不上,做為老師在布置作業時,是否因人而異,分別對待?并在日常后進生轉化上,有一套細致入微行之有效的方法? 其實,針對中小學生課業負擔重,各級教育管理部門并不乏“減負令”。對廈門市而言,早在2011年,市教育局就下發《關于印發小學作業規范要求的通知》,要求小學一二年級不留書面家庭作業,三四五六年級一天完成書面作業一般不超過80分鐘。可以說,“通知”溫情脈脈,很具人性化。可寫在紙上掛在墻上的“要求”,要在教師處“落地”,在學生那里“兌現”,并非那么輕而易舉,還需排除教師績效評測上的分數顧慮、成績擔憂,還要打通家長方面“舐犢情深”、“業務”不精的關卡。最重要的,離不開教育主管部門的“減負”有方,監管得力。 “問診”孩子課業負擔重,還應“綜合”考量,“辨證”施治。其中任何形式的“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只見樹木,不見森林”及無視孩子個性“一刀切”的做法,都是要不得的。當然,給孩子減負,知易行難,說易落實難。政府要做好“宏觀調控”,教師要舍得“心血付出”,家長要能夠“有效配合”。正所謂:“減負”尚未成功,各位尚需努力。 |
相關閱讀:
- [ 10-19]別讓學生作業變為家長競賽
- [ 10-16]幼兒作業為何變成“考父母”
- [ 10-16]幼兒園作業“拼爹媽”是教育跑偏
- [ 10-09]練攤作業兩不誤,縱是營銷又何妨?
- [ 09-01]讓“作業神器”發揮真正價值
- [ 08-25]“互聯網+作業”別教壞了孩子們
- [ 08-06]找人代寫假期作業要不得
- [ 07-27]“蜘蛛人”慘劇呼喚高危作業“安全繩”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