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會出現這么嚴重的霧霾?”“有沒有超標排放的污染企業?”“各部門在執行環保規定時有沒有打折扣?”……針對近期遼寧發生的嚴重霧霾,環保部東北督查中心分成四組對遼寧的治霾情況進行督查。(11月10日京華時報) 媒體報道:9日15時,在沈陽市環保局801會議室,沒有過多的開場白,督查組開門見山地問起沈陽的霧霾情況。筆者在此也開門見山,直奔主題,為環保部督查遼寧霧霾重污染提三條建議。 第一條:還原真相。透過媒體的報道可以看出,對當地民眾來說遭遇的不僅有霧霾重污染這樣的天災,還有“一級紅色預警”遲遲沒有發布、說好的應急預案在沈陽市各職能部門形同虛設等“人禍”,真相究竟是什么?環保部督察組要以令人信服的深入調查,就民眾普遍關注的這一問題作出經得起檢驗的權威結論。 第二條:倒查問題。要抓住“為什么會出現這么嚴重的霧霾”“有沒有超標排放的污染企業”“各部門在執行環保規定時有沒有打折扣”這一系列要害問題,來一次徹徹底底的抽絲剝繭。綜合這些問題分析,應急預案之所以不應急,癥結指向無非有三:其一,可能是機制不健全;其二可能是責任心缺失;其三可能是保障不到位。對督察組而言,對應該建立什么樣的防霾治霾機制自然了然于胸,相信界定這一問題輕而易舉。因此,要重點鎖定后兩個問題,如果是責任心缺失,要弄清究竟是哪一級、哪些部門、哪些人責任心缺失,如果是保障不完善不到位,要弄清圍繞“保障”究竟投入了多少,投入預警系統和防霾治霾的錢有沒有“跑冒滴漏”。 第三條:啟動問責。督查絕不是督一督,查一查,僅此而已。關鍵還要根據督查出的問題,迅速啟動問責。如果機制不健全,就要對相關領導進行追責;如果責任心缺失,就要追究相關人員的瀆職失職責任;如果防霾治霾的錢被擠占挪用,就要對這樣的腐敗行為予以嚴懲。 在公眾關注的目光中,環保部督察組以“沒有過多的開場白,開門見山地問霧霾情況”的嚴謹形象開場,應該說為本次督查開了個好頭,那么過程和結尾呢?問題能不能一一查清查實,責任能不能一一得以追究,結論能不能令人信服?這些對督察組來說,是考驗,對公眾來說,則是期待。 |
相關閱讀:
- [ 11-10]沈陽霧霾爆表,應急為何無響應
- [ 11-10]治理霧霾,有效果還得有效率
- [ 11-10]不能讓霧霾成為不治之癥
- [ 11-10]霧霾圍城,應急預案為何不應急
- [ 11-02]讓“精準幫扶”驅散畢業生心頭霧霾
- [ 10-23]別讓治霾標語成為法治天空的霧霾
- [ 10-20]用“負面清單”吹散“權力霧霾”
- [ 09-15]“霧霾防激光武器100%正確”哪里不正確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