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稅關注“賬面”,更關注“全面”,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才能有更堅實的物質基礎。】 今天,政府工作報告中一句“將提高個人所得稅起征點”,引來廣泛關注。從民間廣泛提議到寫入政府工作報告,新一輪提高個稅起征點的靴子,或將落地。 每一次提升起征點,都會惠及不少人,但隨著全社會收入水漲船高,優惠面又會不斷縮小,這是一個螺旋上升的過程。7年沒調起征點,壯大的中等收入群體又有了新的“稅收焦慮”。焦慮就是焦點。這屆兩會上,越來越多的代表委員聊起個稅那些事兒。丁磊委員“曬”了員工賬單,董明珠代表算了家庭教育賬,都關注著個稅起征點,指向公眾的收入和生活水平。 據財政部統計,2017年個人所得稅同比增18.6%。個稅增速連年跑贏人均收入增長,這一方面說明更多中國人富起來了,個稅稅基不斷擴大,同時也在提示:要實現調節收入的初衷,個稅稅制應該與時俱進。 縱觀歷次個稅起征點調整,將扣除標準與城鎮居民住房、教育、醫療等情況結合起來考慮,保證普通群眾基本生活水平不受影響,是確定起征點的基本考量之一。這一次,則更進一步。“增加子女教育、大病醫療等專項費用扣除”的新提法,也意味著或將有范圍更大、實惠更多的個稅抵扣。 事實上,一部個稅起征點的調整史,就是一部中國人逐漸富起來的歷史。1980年,改革開放伊始,個人所得稅起步,當時的費用扣除額標準是800元。但彼時,我國職工月平均工資才64元左右,交稅的主要是在華工作的外國人。到了1993年,國內公民正式開始交個稅,但月薪能達到800元的也不過1%上下。但到了2004年,60%的人月薪達到800元以上,正是改革開放的深入推進,助推了經濟高速發展,也讓個稅改革駛入快車道,才有了2005年、2007年、2011年三輪密集的個稅調整。 這一次,個稅起征點能提到多少?答案還沒揭曉。根據稅收法定原則,調整起征點必須進入立法程序,需要科學論證,也會根據征求意見適當調整。但根據以往經驗,可以確定的是:交納個人所得稅的人群將減少不少。比如2005年個稅調整后,當年征稅人群減少到26%;2011年,納稅人群降低到7.7%。還可以確定的是:交的稅少了,錢袋子鼓了,消費自然更有底氣。起征點的提升,將直接刺激消費、拉動內需,也能間接增加對勞動者的激勵,提升就業率。 起征點的提升,無疑有助于中等收入群體的壯大,但值得重申的是,分好財富的蛋糕,起征點并非提得越高越好,而應在公平與效率的最優解處下刀。一方面,國家財政與個人財富之間需要平衡,國家財政是全面發展的重要保障,某種意義上講,把稅金花在刀刃上,惠及全體人民,比收稅更為重要;另一方面,為了讓個稅真正起到調節收入分配、縮小貧富差距、促進社會公平的作用,起征點也需要根據居民收入水平科學理性確定,讓實際經濟福利向中低收入者傾斜。除了調準個稅起征點,落實個稅抵扣,乃至降低間接稅稅率,都十分重要。 總而言之,財稅體制改革不是解一時之弊,而是著眼長遠機制的系統性重構。更精細地計量公眾真實可支配收入,讓征稅關注“賬面”,更關注“全面”,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才能有更堅實的物質基礎。 |
相關閱讀:
- [ 03-02]把百姓痛點變成改革著力點
- [ 02-28]彰顯公正和效率相統一的司法改革亮點
- [ 02-13]回望春運四十年,改革列車再向前
- [ 02-02]國家改革呼喚熱愛教育事業的人才
- [ 02-01]蓄勢而發,推動改革再深入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