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江西省撫州市區某醫院推出系列無痛人流套餐,并打出“出示學生證優惠”廣告,說是學生可以花更少的錢得到更好的醫療服務。
經歷過這么多年來并不成功的衛生體制改革后,老百姓的感覺是,醫院作為承擔著救死撫傷責任的神圣場所,已經被市場化的改革取向,折騰得越來越成為賺錢的機器。最近網絡上有兩起被熱炒的新聞事件,多少反映了這種現實的無奈:山東幾家省級醫院,居然有輸液椅子費的收費項目,去醫院輸液要收3元錢的椅子費,且是經物價局審核批準的;河北省井陘縣的七旬老翁呂某,因腦溢血住進井陘縣醫院,結果在“患者一日費用清單”中,還有收取處女膜修復術費用330元的內容。前者在輿論的抨擊下,收費項目已經宣布取消;而后者,醫院給出的解釋是工作人員手誤造成的。其實,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解釋純屬多余,徒添“此地無銀三百兩”的矯情而已,根本就沒有可信性。但這樣的收費,無疑給本來就有點緊張的醫患關系起到火上澆油的作用,因為這些收費傳遞給公眾的,恰恰是醫院惟利是圖的“傳說”得到證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