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12年如一日,串百家門,認百家人,交百家友,知百家情,解百家難,辦百家事,唱百家歌,她就是福建省福州市晉安區鼓山派出所副所長林春蘭。自到基層工作以來,始終深懷愛民之心,恪守為民之責,力行為民之舉,堅持執法為民的公仆本色。
1998年,福州市公安局機關抽調部分干部充實基層一線,林春蘭被調到鼓山派出所,當了一名社區民警。她先后在鼓山鎮的茶會、福茶、鼓四、湖塘4個村工作過,一干就是12年,熟悉了這里的大街小巷和社區民情?,F在不管走到哪里,認識她的村居民都會跟她親熱地拉家常,親密得像是一家人。
殊不知,林春蘭剛來基層時,由于老百姓對治安狀況不滿意,見了民警也敬而遠之。當時,茶會小區治安很復雜,打架斗毆、小偷小摸等案件時有發生。晚上,她和居委會干部查“外口”,樓上樓下走了好幾遍,明明屋里有人,就是裝聾作啞不開門。為了打開局面,林春蘭主動印了警民聯系卡(背面印著“有困難找警察,需要幫助可隨時撥打我電話”)。不出一個月,幾盒警民聯系卡就發完了。一天晚上,轄區里一位退休的張姓工程師撥通了她的手機,張工只說有事找她,卻又不說什么事。當時正在照料父親的她馬上騎車趕到小區,平時不茍言笑的張工站在小區門口,臉上掛著微笑連說:“好,好?!痹瓉?,張工就想檢驗這張警民聯系卡上的承諾是真是假。自此以后,撥打林春蘭手機的轄區群眾漸漸多了起來,晚上登門入戶時房東都能給予積極配合,再也沒吃過“閉門羹”。
運輸公司大院有一位70多歲的何阿姨,老伴去世得早,何阿姨小兒子受人引誘染上了毒癮曾被強制戒毒,兒媳離家出走多年,小孫子到了上學年齡還沒有報上戶口,家庭生活比較清苦。林春蘭想方設法把何阿姨孫子的戶口給上好了,為她免去了一筆不小的贊助費。林春蘭一有空就去何阿姨家做其吸毒小兒子的思想工作,鼓勵他樹立戒掉毒癮的決心?,F在他在深圳幫人開車,毒癮也徹底戒掉了。有一天,何阿姨終于忍不住說,春蘭,你和我非親非故,這么幫我,我也沒啥好報答你。如果你不嫌棄,我想認你做女兒,行嗎?林春蘭先是一愣,然后就痛快地答應了。入冬,何阿姨把早早織好的半指線手套給她戴上……有居民對何阿姨打趣道:“春蘭姐是你什么人啊?”何阿姨得意地回答:“是我女兒!”
茶會東區居民張家垚已經75歲了,但林春蘭的手機號碼記得特別清楚,他說:“有困難找警察的承諾,在春蘭閨女身上不是空洞的口號。我還發現春蘭的手機24小時都保持開機,真是百姓的好閨女?!?/p>
福州市公安局社區警務指導處處長嵇安子告訴記者,林春蘭在幫助居民的實踐中不斷探索,逐步形成了自己的一套工作方法,并歸納成一個順口溜:社區警務一理念(群眾利益無小事),熟悉人口兩重點(依靠和服務對象、工作對象),群眾工作三字經(誠、實、勤),警務室里四平臺(警務示意平臺、“派綜”應用平臺、流動人口辦證平臺、視頻監控平臺);提高“兩率”五渠道(見警率、滿意率),入戶訪查六要素。
2007年,林春蘭所在的警務室被福州市公安局首批以個人姓名命名為“林春蘭警務室”。12年的社區民警生活,讓她經歷了風風雨雨,品味了酸甜苦辣,也享受了付出后帶來的充實快樂。她多次被評為優秀公務員并獲嘉獎,先后獲得省市“三八紅旗手”和福建省“三八紅旗手標兵”光榮稱號;今年初被評選為“福建省我最喜愛的十大人民警察”,同時獲得“省特優人民警察”和榮記個人一等功。2010年3月,林春蘭榮獲全國公安機關愛民先進模范榮譽稱號。(本報記者 吳軍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