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雄本色
盡心盡力為殘疾人事業奉獻
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個人生活上的磨難并沒有擊垮戴碧蓉,反而讓她以更積極的態度去面對人生,面對那些社會弱勢群體。上世紀90年代,她開通了“戴碧蓉熱線”,用自己的經歷激勵那些身有殘疾的人;2000年,她辦起了“株洲市戴碧蓉服裝廠”,力所能及地幫助殘疾人和特困者就業;2001年,戴碧蓉正式進入株洲市殘聯工作,為殘疾人事業奔波忙碌;2003年,戴碧蓉成立了“戴碧蓉助殘基金會”。
前不久,記者從株洲市殘聯了解到,在殘聯工作的十多年里,戴碧蓉總是盡心盡力為殘疾人事業作出自己的努力,成為殘疾人士的知心大姐:她和同事們組織了白內障復明手術活動,為貧困白內障患者實施免費手術;為低視力者配備了助視器,并幫他們開展康復訓練;向貧困聽力殘疾人捐贈助聽器等輔助器具……目前,身為株洲市殘聯副理事長,戴碧蓉正在重點關注腦癱兒童的康復治療問題。
作為省政協委員,在每年的政協會議上,戴碧蓉總是就如何幫殘、助殘提交提案,為殘疾人事業鼓與呼。對于自己為何會如此努力,戴碧蓉曾這樣對同事解釋:“我這半輩子,救過人,幫過人,但更多的時候是別人救我、幫我。如果說我身上還有一點光輝的話,也是大家給予的。”
采訪手記
悲壯卻很瑰麗
連日來,我通過各種渠道想與戴碧蓉見上面。然而,戴碧蓉或許是因為低調的行事風格,或許是由于身體的原因,一直沒能和我們見上面。據她身邊的親近人士說,2009年之后,戴碧蓉就不再接受媒體的采訪。
但是,這并不妨礙我們對她的敬重。我一直在想,是什么支撐著戴碧蓉這樣的人生,悲壯卻很瑰麗?
在《戴碧蓉》一書的序言中,戴碧蓉的一番話讓我找到了答案:人的一生是與他人、與集體、與社會密不可分的,人活著不能只是為自己,而是要為他人獻愛心,為社會奉獻。這就是我的人生觀,也是支撐我頑強拼搏的精神支柱。(記者 譚琳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