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堅持源頭推動,基層婦女群眾工作環境不斷優化。各級婦聯積極爭取黨委和政府的重視,爭取立法決策機構的支持,推動出臺了扶持城鄉婦女創業就業、維護農村婦女土地承包權益、促進女性進村“兩委”等一系列法規政策;有的推動婦女小額擔保貼息貸款、農村婦女“兩癌”免費檢查、農村留守流動婦女兒童關愛服務等工作納入婦女兒童發展規劃和政府民生工程;有的從當地民生需求出發,積極推動免費婚檢服務、百萬家庭低碳行等納入政府為民辦實事項目,緊緊依靠黨委和政府幫助基層婦女群眾有效解決生產生活面臨的困難和問題。抓住黨群共建創先爭優的重大機遇,從源頭上全面推進為基層婦聯組織解決“一個陣地、一個崗位、一元錢”問題,有的省區市推動把“婦女之家”建設納入黨委和政府的公益性文化事業建設,有的省區市申請政府專項資金為社區婦聯購買公益崗位,目前已在全國農村和社區建立“婦女之家”67.7萬個,22個省區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按照婦女人均一元錢給婦聯增撥了專項工作經費,26個省區市為社區婦聯購買公益崗位近1.3萬個,為婦聯組織更好地開展基層婦女群眾工作創造了有利條件。充分發揮婦聯組織與婦女兒童工作委員會辦公室兩個職能作用,積極構建內外資源有效整合、各方力量聯手推動的社會參與機制,形成了聯系和服務基層婦女群眾的強大合力。
二是堅持立足實際,基層婦女群眾工作特色更加鮮明。各級婦聯緊緊圍繞全國婦聯的統一部署,結合實際、因地制宜,抓重點、攻難點、樹亮點,創出了自己的特色。農村婦女工作扎實深入,有的依托遠程教育站點,廣泛開展新型女農民培訓;有的以“巾幗農業科技示范基地”創建為抓手,引領婦女積極參與現代農業生產和新農村新牧區建設;有的推動建立黨政相關部門協調聯動機制,促使農村“出嫁女”土地權益問題得到妥善解決;有的全面開展村規民約修訂工作,積極維護農村婦女合法權益。社區婦女工作日趨活躍,有的把政策咨詢、信息服務、項目推介、小額貸款發放等工作都集中到社區開展,為婦女創業就業提供一站式服務;有的充分發揮“知心大嫂”、“老娘舅”等的作用,在基層婦女群眾中有效開展疏導情緒、化解矛盾工作;有的在空巢老人家里安裝“巾幗愛心呼喚器”,提供一對一的結對幫扶;有的在“婦女之家”開設姐妹悄悄話室、愛心傳遞站、四點鐘服務等,在努力滿足不同婦女群體需求的同時,積極參與社會管理和創新。少數民族地區的基層婦女群眾工作多姿多彩,有的以“靚麗工程”為載體,引導少數民族婦女提高生活品質;有的充分發揮典型引領作用,在各族婦女群眾中廣泛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宣傳教育活動;有的把巾幗志愿服務作為參與民族地區基層社會管理的切入點,為促進民族團結、社會穩定作出了積極貢獻。這些工作,以其鮮明的地域和民族特色在基層顯示出較強的生命力。
- 2012-06-23在《中國古今官德研究》叢書出版發行座談會上的講話
- 2012-06-21政協十一屆常委會第十八次會議閉幕 賈慶林講話
- 2012-06-21三明市召開安全生產會議 王剛主持會議并講話
- 2012-06-20陳至立在全國基層婦女群眾工作交流會議上的講話
- 2012-06-20泉州市委召開會議傳達學習賈慶林來閩考察講話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