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已到寒風瑟瑟、萬木凋敝的冬季,但是,走在南京江寧區南山湖社區安德村里卻感受到春天的腳步越來越近了。
腳下,村莊平坦的水泥路兩側種植著四季常青的植物,道路一側間隔50米就有一處垃圾分類箱,保潔員一路巡視一路掃撿零星的垃圾;遠處,大片的農田和自然的山、水渾然天成,仿佛一幅心曠神怡的田園山水畫。
保潔員蘇立進是土生土長的村里人,今年38歲,做村莊保潔員已經1年了,“年紀輕輕怎么沒想到出去打工?”記者問道。
蘇立進坦然地說:“老公已經出去打工了,家里上有老下有小,總需要一個年輕人在家張羅。”
“這份工作一月能掙多少錢?”記者追問。
蘇立進笑著說:“1000多。”
站在一旁的南山湖社區婦聯主席許志云告訴記者,為了徹底改變農村的環境面貌,婦聯號召村里的婦女姐妹積極投身到“巾幗護家園”活動中,不僅處理好自家房前屋后亂堆亂放的頑疾,還要主動加入到村莊清理整治的行動中。
如今,南山湖社區下轄的33個自然村設有23個保潔員,專職負責村里道路的衛生保潔;而每家每戶都有一名巾幗護綠志愿者,負責自家和周邊的環境衛生,“大家都動手,村莊哪有不美的道理。”許志云自信滿滿地說。
房前種花、屋后種菜,陽臺庭院物料堆放整齊有序,在村里生活了40多年的戚慶香真切地感受到這種巨大的變化。
戚慶香豎起大拇指說:“真沒想到,兩年時間不到,村里的變化能這么大,跟以前的‘臟亂差’真是天壤之別。”
她話語一轉,眉毛一揚說道:“連十八大報告里都提出建設‘美麗中國’,我們能做的就是建好美麗家鄉。”她邊講邊領著記者來到她的大宅參觀,她在庭院里專門辟出了一塊小景,綠色的盆景別具一格,菊花、杜鵑開得正艷。
許志云指著戚慶香家的盆景笑著說:“現在家家戶戶都這樣了,一家看一家,一家比一家。”
就在這“看”“比”之中,安德村婦女的環保意識、環境意識不斷增強,她們不僅成為植綠護綠的踐行者,也成為綠色生活的倡導者。(本報記者 茹希佳)
- 2012-12-18事事有人抓 矛盾有人解 困難有人幫
遼寧婦聯推進巾幗志愿服務常態化 - 2012-12-17廈門兩個單位獲評“創建巾幗示范村(基地)先進集體”
- 2012-12-13“巾幗示范村”在新農村建設中展風采
- 2012-12-13農民運動會上盡顯巾幗風采
- 2012-12-12廈門市“娘家人三進三送”巾幗志愿服務活動走進同安
- 2012-12-11福建唯一巾幗電纜班“藏”身閩北 默默奉獻山區26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