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結對”促留守兒童學習進步
“新學期,麗緩的作業工整多了,錯題也少了,有很大的進步”,今天班主任陳老師到麗緩家幫扶,老師和奶奶在互換麗緩學習情況,并不時地在“留守孩幫扶記錄卡”上記錄存在問題,以便制定相應的整改措施,進行有針對性的輔導。原來,小麗緩父母外出打工數年,很少與父母交流,不愛說話,愛開小差,成績總不夠理想,家長很擔心。現在聽了陳老師的話奶奶高興得拉起老師的手說:“都是學校的幫扶做得好呀,隔三差五到家里來溝通交流情況,關心指導孩子的學習,真是感謝呀!”。
由于留守兒童大多由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照管,而他們文化水平較低,又是隔代教育等問題,大部分留守兒童的學習情緒低落,學習習慣沒有養成,學習成績不夠理想,家庭教育成了一個薄弱環節。
怎樣及時掌握這些孩子學習情況,提高他們的學習成績呢?這個問題一直困擾著校領導、老師和家長,帶著這個問題,學校想了很多辦法,提出了“五個結對”的幫扶措施:即教師與留守孩結對,愛心媽媽與心理困惑留守孩結對,黨員與生活困難留守孩結對,優秀學生與留守孩結對,優秀留守孩與留守孩結對。同時還針對留守孩家庭生活不完整,心理上也會存在許多問題,影響了孩子的身心健康等狀況,學校建立了心理咨詢室,定期或不定期給予學生幫助和心理疏導,引導他們要積極克服困難,調動學習積極性和自覺性,逐步樹立積極健康向上的學習態度。
大家傾情關愛留守兒童
為了更有針對性地對留守孩進行幫扶,學校對留守孩進行了分類,對缺少親情、生活困難、心理困惑這三類留守孩,有針對性地進行關愛,使老師成為留守兒童的愛心父母,用父母般的親情給予關愛。一是集體關愛。以班級為單位為留守孩過生日和重大節日;學校與法院、團縣委、縣婦聯、派出所、司法所等共建,關愛資助貧困留守孩;學校搭建平臺(書信、電話、視頻),讓留守孩與父母聯系。二是心靈關愛,對于心理困惑的學生,采用與愛心媽媽結對,讓愛心媽媽幫助他們打開“心結”,解決心理障礙,培養良好的心理素質。三是成長關愛,對在成長中存在困難的留守兒童,充分發揮黨員、教師、志愿者的作用給予幫助,同時學校為留守學生實施營養餐活動:“每人每天一袋牛奶一個雞蛋”,以增強學生體質。營造一個良好的育人環境,使“留守孩”在眾多的關愛中健康地成長。
- 2013-03-27泰寧朱口小學為留守兒童建現代化電子閱覽室
- 2013-03-25松溪縣婦聯開展關愛留守兒童工作調研
- 2013-03-25江西鷹潭巧打關愛留守兒童“組合拳”
- 2013-03-25我國農村留守兒童約5800萬 近7成系14周歲以下
- 2013-03-25全國婦聯統計顯示內地農村留守兒童約5800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