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福建婦聯新聞> 熱點專題> 福建省女科技工作者協會> 要聞
> 正文
日本和美國聯合科研小組從南極首次發現彗星塵埃
科技日報訊 (記者陳丹)日本和美國的聯合科研小組在從南極鉆取的冰中找到了彗星塵埃顆粒,這是首次在地球表面發現彗星塵埃。他們在《地球和行星科學快報》上發表論文,描述了發現彗星塵埃顆粒的過程以及分析結果。 找到彗星物質的樣本并不容易。一種方法是發送探測器,從彗星取樣并返回,但能完成這一任務的探測器屈指可數。因此,科學家們采取措施收集高高漂浮在地球大氣中的樣本,但這種方法也有局限性,因為它需要使用黏性片材“網羅”數量極少的彗塵顆粒,從而在樣本上留下油污,而使用溶劑進行清潔,又意味著樣本受到進一步污染。 此次日本和美國研究人員的找尋方向在南極。據物理學家組織網12月10日(北京時間)報道,他們在名為Tottuki Point的冰雪覆蓋之地,鉆取了地下大約58英尺(約17.7米)深處的冰。當冰塊在實驗室中融化后,研究人員在其中發現了極其細小(10微米到60微米)的塵粒。起初他們以為這是來自隕石的灰塵,但隨后的分析表明,這些球粒狀多孔星際塵埃顆粒與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星塵”號探測器捕獲到的彗星樣本以及大氣中采集的彗星樣本幾乎能夠完美匹配。 雖然早在2010年,一個研究南極雪的法國團隊就報告說,他們找到了據信來自彗星的粒子,但這項新研究是首次報告在地球表面發現了彗星塵埃。在此之前,科學家們認為,微小的灰塵顆粒是無法穿越地球大氣層的。 這一發現令人興奮,因為這意味著科學家由此獲得的樣本將比從大氣中采集所得到的更多——第一個冰塊就已經融化出了40多個塵埃顆粒。空間科學家們渴望更深入地了解彗星,這些最古老天體有望透露更多我們太陽系的起源之謎,同時他們也想弄清楚,是否正如有些人相信的那樣,生命是由彗星“播種”到地球上的。 |
相關新聞
- 2014-12-11揚杰科技:定位中高端的功率器件品牌廠商
- 2014-12-11寶馬換代7系科技配置曝光 配無線充電系統
- 2014-12-11愛康科技: 增持彰顯信心,利于增發推進
- 2014-12-10莆田市科技局開通“反腐倡廉”專欄 推進黨風廉政建設
- 2014-12-10福建外經貿學院:科技助力學校安全管理
- 2014-12-10怎么說怎么做 宸鴻科技掌門人自曝成功秘訣
相關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