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挑戰科技尖峰的“大會戰” 2004年,中國北車長客股份公司與法國阿爾斯通公司合作,引進時速200公里CRH5型高速動車組。彼時,常振臣剛剛博士畢業,進駐長客股份公司博士后流動站工作,受命負責該動車組列車網絡控制系統的消化吸收工作。 “合作之初,由于外方在技術轉讓中有所保留,我們只能在人為的技術壁壘面前自己去摸索。”常振臣打了個比方:“就如同一款超贊的電子游戲,作為用戶,咱們只覺得程序編得特別好,但不知道這個程序到底是怎么編出來的,人家軟件開發商不告訴你。” 擺在眼前的路,只有一條:瞄準國際先進技術水平,在技術引進的基礎上,實現消化吸收再創新。 這是一場挑戰科技尖峰的“大會戰”。 為突破高速動車組的核心技術,加大自主創新力度,原鐵道部確立了“動車組關鍵技術自主創新深化研究項目”的重大課題, CRH5型動車組牽引電傳動系統和網絡控制系統自主創新為課題組成部分。 2007年初,在消化吸收的基礎上進行再創新,我國列車網絡控制系統自主攻關新篇章在長客股份公司掀開。 就在常振臣率隊實現CRH5型動車組列車網絡控制系統國產化方興未艾之際,2007年4月18日上線運營的CRH5型車,陸續出現了軸溫顯示系統軸溫頻繁跳變現象。 參與研發的公司網絡控制專家鄭恒亮回憶說:“每次出現跳變,都要停車進行人工檢測軸溫,短則5分、8分,長則20多分鐘,嚴重影響車輛正常運營秩序。可問題反饋給外方公司,均被告之解決問題至少需半年,而且要收取一大筆費用。” 對飛速發展的中國高鐵,等半年解決一個問題簡直不可思議。幾經權衡,憑借幾年來在自主研發過程中的技術積淀,常振臣決定率團隊自己攻堅。 攻堅的道路艱難而曲折。 列車網絡控制系統的程序異常復雜,一個指令不對,就會影響整個計算機讀取數據,而要在上萬行源代碼中查找這樣一個問題,猶如大海撈針!“要糾正外方技術缺陷,比自己寫程序的難度還大!”回憶那些肩負著巨大壓力的日子,鄭恒亮至今難忘。 山高人為峰。團隊經過無數次跟車檢測和在地面實驗臺的反復同步試驗,1個多月后,終于在繁復浩雜的程序里準確“揪”出了罪魁禍首,找到了那個制造麻煩的時間參數,并通過軟件重新設計,徹底解決了CRH5型車軸溫跳變導致的軸溫誤報警問題。 窺一斑而知全豹。對軸溫顯示系統的自主改進,也只是一個縮影。“在團隊的努力下,通過一次又一次艱苦攻關,CRH5型動車組的總體故障率大幅度下降,不僅保障了在線CRH5型動車組的平穩運行,而且使公司得到了同類車型的后續市場訂單,客戶也反映很好。”長客股份公司鐵路客車開發部副部長孔風說。 |
- 2014-12-11揚杰科技:定位中高端的功率器件品牌廠商
- 2014-12-11寶馬換代7系科技配置曝光 配無線充電系統
- 2014-12-11愛康科技: 增持彰顯信心,利于增發推進
- 2014-12-10莆田市科技局開通“反腐倡廉”專欄 推進黨風廉政建設
- 2014-12-10福建外經貿學院:科技助力學校安全管理
- 2014-12-10怎么說怎么做 宸鴻科技掌門人自曝成功秘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