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記者 劉霞 “近年來,我國校園性騷擾事件時有發生,給學生和社會造成了非常嚴重的后果。”對校園性騷擾問題十分擔憂的全國政協委員、全國政協社會和法制委員會副主任甄硯,向大會提交了《將預防和制止校園性騷擾納入平安校園的建設》的建議。 校園性騷擾,是一種校園性暴力,是嚴重侵犯婦女和女童、也包括男童人身權益的違法犯罪行為。對此,我國法律法規做出了明文規定。如婦女權益保障法中明確規定:“禁止對婦女實施性騷擾,受害婦女有權向單位和有關機構投訴。”然而,甄硯指出,“校園性騷擾仍然沒有得到有效遏制。” 校園性騷擾時有發生 小至幼兒園,大至大學校園,都有性騷擾事件的發生。 據一份關于某市中學新生遭受性騷擾狀況的調查顯示,36.3%的學生稱曾遭受過不同形式的性騷擾,其中性騷擾發生在校園內的占65.1%。另據對女大學生遭受性騷擾狀況的調查顯示,在調查的1200名女大學生中,遭遇過性騷擾的女大學生占44.3%;其中遭遇2次以上性騷擾的占46.3%,有60.4%的女大學生認為女大學生遭受的性騷擾情況嚴重。 面對如此頻發的事件,甄硯認為,一是目前有關校園性騷擾的法律法規還不完善,校園性騷擾的防控機制有缺失。二是學校對性騷擾現象的重視程度不夠,防治措施不力。一項調查顯示,90%以上的學校沒有專門預防性騷擾的培訓課程,很多女生在碰到性騷擾時束手無策,有些學校在收到性騷擾舉報后,往往采取息事寧人的做法。三是由于性騷擾行為人和受害者之間不平等的權力關系,以及受中國傳統文化的影響,受害者遭受性騷擾后不敢聲張、不愿聲張。尤其是女童因為心智還沒有發育成熟,更不知道如何應對,保護自己。四是受“家丑不可外揚”等傳統觀念的束縛,受害者的家長也采取遮丑的態度,不敢或不愿去揭發騷擾者的行為。 甄硯指出,尤其在當前城鎮化的背景下,留守兒童多由爺爺奶奶等監護,對于兒童的學習和生活無力全面關注,“往往難以及時發現女童遭受了性騷擾和性侵犯。” |
- 2015-03-09潘家人回應記者會談及潘家義診 感謝婦聯和婦女報傳播潘家家風
- 2015-03-09全國政協婦聯界舉行聯組討論
為婦女發展兒童權益建言獻策 - 2015-03-09福建省婦聯啟動“八閩聯動?送法到家”三八維權月宣傳活動
- 2015-03-09省婦聯主席吳洪芹:建設新福建 巾幗有擔當
- 2015-03-09福清三山鎮婦聯、司法所聯合舉辦普法宣傳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