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卓松一家是一個平凡的家庭,也是一個幸福的三口之家,他們家和大多數家庭一樣,只是一個平凡的家庭,沒有什么轟轟烈烈的事跡,但是他們全家人遵紀守法,互敬互愛,積極進取、愛崗敬業、樂于助人,家庭和睦、溫馨。
孝敬父母家庭和睦
古訓有言:百善孝為先。孝敬父母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孝親敬老是營造幸福家庭的基石。他們夫妻均為獨生子女,結婚十幾年來,夫妻倆遇到事情一起商量,遇到困難一起解決,生活上共同照顧雙方老人。王卓松是電子迷,給家里的老人配了電腦、智能手機、平板電腦,讓四位老人學會用QQ,微信,瀏覽網頁,聽電子書,看網絡電視,平時多轉發一些健康保健信息,或社會常識給她們,使得四老生活豐富多彩,跟上社會發展的腳步。他們堅持獨立生活,自己帶孩子,支持家中四老,老有所為,老有所樂。節假日常常一家七口一起郊游,聚會,家庭十分融洽。2015年6月王卓松的父親查出肺癌晚期,全家齊心協力,積極治療,保證父親的生活質量,開導父親的心情,考慮到老人的身體狀況,以及照顧方便,夫妻倆主動賣掉自己當初結婚用的房子,給老人換了一套離家近的電梯房。因為全家細心照顧、父親的樂觀態度,化療四次,基本身體沒受什么化療副作用的影響。
同舟共濟事業有成
他們夫妻都在臺江房管局工作,工作中總是勇于吃苦,樂于奉獻,具有強烈的事業心和責任感。對待每一項工作都能嚴肅認真、精益求精。工作上的業務也可以共同討論,事業上互扶互持,二人互相理解、尊重、關心、支持。
少生優生,善育重教
林潔敏作為分管計生、婦聯工作的副主任,一直從自我做起,堅持貫徹執行國家的計劃生育政策,主動放棄雙獨的二胎名額。在教育孩子方面,夫婦更是言傳身教,做好行動表率。林潔敏還與另幾個熱心的家長創建了“手拉手,共成長”公益活動群,兩年來組織活動百余次,為了培養孩子們的愛心,帶孩子們去敬老院為老人家表演、去福利院送禮物給小朋友,西湖發放環保小傳單、為農民工子弟學校捐過書;為了培養孩子們的學習興趣舉辦了“百科知識競賽”、“漢字聽寫大賽”‘;為了培養孩子們的生存能力帶著孩子去消防總隊學習消防安全知識……他們夫妻一致認為孩子應該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每周堅持帶孩子到省少圖書館借閱書籍,每年堅持帶孩子外出游學一次。他們尊重和支持孩子的興趣愛好,科學按排孩子學習鋼琴、籃球、網球、繪畫、英語,做到學習興趣倆不誤。他們還注重孩子獨立生活能力的培養。
女兒王君妍雖然是六位大人圍著轉的小公主,但從小就獨立,小學一年級開始就自己學會放學坐公交回家,自己在家獨立完成作業,還能幫助下班回家較遲的父母做些煮飯,洗菜等力所能及的事,學習成績也一直比較優秀。王君妍興趣也十分廣泛,彈鋼琴、打籃球,打網球,看書,寫詩,都是她喜歡做的。受父母的平常的影響,王君妍對家中長輩也十分孝順、尊重。
他們夫妻二人常說一個家庭,是一個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的過程,這個過程必須依靠共同經營。這種經營不僅是指物質上的,更多的還是強調精神上的,培養共同的興趣、愛好,營造良好的家庭氛圍等等。家可以不是奢華的,但一定是溫馨的。還有互相尊重、互相關心、互相幫助、尊老愛幼、坦誠相待等等。“家和萬事興”,一個和睦的家庭,之所以和睦,總結出一條經驗就是“真誠待人、和睦相處、互敬互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