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師傅,慢點,不要把枝苗折斷了。”“小張,你把這二十箱搬到第三溫室大棚!”。11月25日,還沒走進龍巖市永定區撫市鎮鑫湖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的蝴蝶蘭溫室大棚,就聽見公司技術員馬玉英正在指揮師傅搬卸的吆喝聲。這是該公司第二批從漳州引進7萬多株蝴蝶蘭花苗入駐溫室大棚。
龍巖市永定區撫市鎮鑫湖農業發展有限公司蝴蝶蘭產業基地位于五湖村坑口和牛角攏兩個地方,基地項目注冊資金200萬元,計劃投資400萬元,建成蝴蝶蘭優質盆栽花卉、溫室大棚10畝的蘭花種植基地,建設內容包括約6600平方米的鋼架大棚和相關的機耕路、田間路、滴噴灌系統等基礎設施及90平方米的簡易辦公管理房。該產業基地以“公司+合作社+基地+農戶”發展模式,鑫湖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出資投入,五湖村出租土地流轉入股,共同合作經營,是以蝴蝶蘭栽培為主的特色農業產業基地,形成名貴蝴蝶蘭花等品種的培育、種植和銷售為一體的經營模式。產品主要銷往深圳、福州、廈門等地。
“今年,公司和村里合作,建成了六千多平方米的大棚,能種殖15萬株左右,每株的利潤得在6到10元,我主要負責蝴蝶蘭栽培技術,技術方面解決了,市場是不成問題的,前景是很好的。”鑫湖農業發展公司技術員馬玉英介紹。
近年來,龍巖市永定區撫市鎮按照規模化生產、產業化經營的要求,積極推進以五湖蝴蝶蘭產業基地、鵲坪金鵲園等為龍頭產業的黨建聯盟、村企聯盟帶動鄉村振興產業建設項目。
“我們通過流轉土地,形成以蝴蝶蘭栽培為主的特色農業產業基地,一方面可以實施“黨建聯盟、村企共建”模式,增加農民收入和村集體經濟收入;另一方面可以帶動五湖村‘澤東樓’紅色旅游、鄉村旅游、休閑觀光農業等農村新產業新業態,以產業振興為抓手,逐步推進人才、文化、生態和組織全面振興。”撫市鎮黨委統戰委員、五湖村包村領導廖燕武對筆者說道。
目前,該產業基地已引進和培育年銷蝴蝶蘭幼苗10萬株幼苗,預計2021年春節期間可出花銷售,產值可350萬元,村級集體經濟收入達5萬元以上。
一花引來百花艷,小小的蝴蝶蘭正激發出強大的“蝴蝶效應”。撫市鎮充分發揮本地生態資源優勢,堅持做大、做強花卉特色優勢產業,極力打造五湖蝴蝶蘭基地、鵲坪六星苗場等花卉苗木項目基地,做好鄉村旅游,讓產業興旺、人氣興旺,推進產業融合發展,建設宜居、宜業、宜游的美麗撫市,為鄉村振興添引擎、強動力。
(資料來源:龍巖市永定區撫市鎮黨政辦《龍巖永定:打造蝴蝶蘭項目 為鄉村振興添引擎》)
(東南網記者郭曉楷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