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22日,埃及吉薩省的一家清真寺前,支持新憲法草案的選民在投票前仔細核對選票。

12月22日,埃及首都開羅,一名官員在投票結束后清點選票。
埃及第二階段憲法草案公投22日結束,據埃及官方《金字塔報》網站23日公布的初步消息,埃及新憲法草案公投在國內的支持率過半。最高選舉委員會預計在24日公布最終統計結果。埃及副總統馬哈茂德·馬基22日晚向總統穆罕默德·穆爾西遞交辭呈。
基本通過
第二階段支持率高
根據報道,埃及全國除吉薩省外26個省的投票結果顯示,在兩階段投票中,共有約954萬張選票支持新憲法草案通過,占有效票數的63.56%。
埃及新憲法草案境內公投本月15日和22日按地域分兩階段舉行。第一階段投票在開羅、亞歷山大等10個省進行,該階段初步結果顯示,約有56.5%的選民投贊成票,但投票率只有約31%。第二階段投票在吉薩、蘇伊士、塞得港等17省舉行。根據埃及穆斯林兄弟會(穆兄會)的統計,第二階段約有71.4%參與投票的選民投贊成票。穆兄會在其官網上說,新憲法草案在兩階段國內公投中的支持率約為63.9%。
此外,埃及外交部部長助理阿西里22日說,境外投票結果已由外交部呈交監督此次選舉的最高選舉委員會,將與境內最終統計結果一同公布。
一名反對派官員告訴路透社記者,他們的非正式統計同樣顯示,新憲法草案獲得通過。
穆斯林兄弟會在當天發表的一份聲明中說,新憲法是埃及“為實現國家穩定,基于相互尊重和誠實對話團結各方力量的歷史機會”。
意料之中
政治對立局面難解
新憲法草案獲得通過并不令人意外。政治分析師普遍預測,憲法草案在公投中過關不難,但兩派對立的政治僵局一時難解。大部分普通民眾希望政治進程能夠為國家帶來和平穩定,政府盡早著手拉動經濟、改善民生。
穆兄會所創建政黨自由與正義黨當天晚些時候發表聲明說:“埃及人民在翻過壓迫的一頁后,向著構建民主現代國家的終點繼續推進。”
按照程序,埃及總統穆罕默德·穆爾西需在憲法草案公投過關后兩個月內發起議會下院選舉。
今年6月,最高憲法法院解散自由與正義黨占多數的人民議會、即議會下院,穆兄會指認法院“陰謀”顛覆政權。
議會下院設立前,上院代行立法權。穆爾西22日晚些時候任命90名上院新成員,占這一機構總席位數的三分之一。這一任命符合現行規定,而憲法草案通過后,穆爾西只能任命不超過10人。
發現舞弊
主要反對派存異議
埃及主要反對派組織“全國拯救陣線”22日說,其代表在公投中發現舞弊現象。這一組織定于格林尼治時間23日11時(北京時間19時)舉行新聞發布會,說明相關情況。
一些民權組織先前指責,公投存在違規之處,如一些投票站開放時間晚于規定,一些黨派支持者在投票站非法拉票,以及不少選民登記信息不實。
選舉委員會說,調查沒有發現12月15日舉行的首輪公投存在重大違規。
穆爾西11月頒布憲法聲明,隨后宣布新憲法草案公投,引發埃及大規模街頭集會示威,令穆爾西面臨上臺后最嚴重的政治危機。
支持者稱,新憲法草案有助埃及穩定,恢復受創經濟。反對者則批評制憲委員會中伊斯蘭成員壟斷憲法起草工作,不尊重少數群體和女性權益。
公投結果公布前,美國共和黨眾議員、眾議院外交委員會主席伊利安娜·羅斯-萊赫蒂寧在美國首都華盛頓說,草案通過意味著“埃及民眾的失敗”,埃及將從“專權國家”變成“宗教獨裁”國家。
但在19歲選民艾哈邁德·穆罕默德看來,新憲法草案不能全盤否定。“埃及需要一部憲法來實現穩定。”
□關注
副總統馬基宣布辭職
當天公投截止時間延長4小時,投票結束前,埃及副總統馬哈茂德·馬基宣布辭職決定。
他在辭呈中說,出任副總統有些時日,“早先已經意識到從政并不適合法官出身的我”。馬基先前任最高上訴法院副院長,是現任司法部長艾哈邁德·馬基的弟弟,今年8月被穆爾西任命為副總統。
馬基解釋選擇遞交辭呈的時機時說,早在11月7日就已向總統遞交辭呈,但因國內外局勢和出訪安排擱置。隨后,穆爾西發布憲法聲明觸發埃及國內新一輪動蕩,馬基留任協助穆爾西平息危機。
路透社解讀,馬基辭職的時機似乎關聯新憲法草案。依據草案,埃及政府今后將不設副總統職位。
馬基說自己一直致力于維護民眾在憲法草案一事上發表意見的權利,當天辭職的時機已經成熟,“在今天,憲法草案公投第二階段投票將勝利結束”。
迄今,穆爾西擴權令引發的總統與司法機構之間、世俗派與宗教勢力之間的矛盾仍然未見緩和,示威沖突不斷,國內各派分裂危機隱患難以消除。
央行行長被誤報去職
同一天,埃及國家電視臺報道說,中央銀行行長法魯克·奧克達宣布辭職。奧克達去職傳聞已經醞釀數日,據稱他將以健康原因辭去這一職務。
報道沒有說明奧克達辭職的原因。不過,報道說他的前副手希沙姆·拉米茲已經獲得任命出任央行行長。
然而,當路透社記者向埃及政府官員求證這一報道時,政府發言人阿拉·哈迪迪斷然否認。“那不是真的”,這名發言人說,“我正式否認那一說法”。
奧達克自2003年起擔任央行行長,去年埃及爆發游行示威迫使時任總統穆巴拉克下臺,奧達克和拉米茲一道保持貨幣埃鎊相對穩定,避免國家經濟再遭重創。
總統府一名不愿公開姓名的官員說,奧克達與當日辭職的副總統馬基先前均不止一次表露去意,埃及媒體近期頻頻預測奧克達動向。不過,這次埃及國家電視臺的報道證實只是一次“錯報”。
埃及政壇人物不斷傳出去職消息,反映總統穆爾西面臨來自政府內外的壓力。
□觀察
新憲法難阻埃及社會分裂
新憲法草案在埃及獲得通過,憲法之爭告一段落,但埃及社會分裂的速度也并未就此減緩,深陷對抗漩渦的各政治派別能否就此實現和解仍是未知數。宗教勢力與世俗勢力互搏
就在第二輪公投開始前一天,總統穆爾西的支持者和反對者在北部城市亞歷山大發生沖突,造成至少32人受傷;兩輪公投間隙,反對派多次在開羅等地舉行數萬人大游行,要求穆爾西下臺、穆兄會解散,這表明埃及相當數量國民對新憲法存有不滿。
民意對抗是埃及社會分裂的縮影,更是各種政治力量爭斗的最直接反映。因為這部憲法草案一旦公投通過,不僅可以以法律的形式確立“伊斯蘭教法原則”的主導性,還可增強穆兄會等黨派的優勢地位。顯然,宗教勢力在國家法律框架內坐大,這是埃及世俗派和自由派所不愿看到的,他們因此一直設法阻撓公投。
司法權與行政權矛盾激化
以最高司法委員會等為代表的司法權和以總統穆爾西為代表的行政權之間的矛盾在公投中也更加激化。此次公投因法官組織抵制而缺少足夠數量的法官監督投票,被迫分成15日和22日兩次進行,而就在第二輪公投前三天,最高司法委員會和行政檢察院各自下屬的法官組織以“穆爾西食言”為由再次抵制公投。另外,法官出身的副總統馬基在22日第二輪公投當天辭職,引發外界對執政陣營內部動蕩的猜測,加深了民眾的擔憂。
一年來,政治紛爭持續、社會分裂加劇,嚴重影響了埃及經濟發展。從目前情況看,公投并未緩和各方矛盾,埃及局勢將如何發展,仍是未知數。
本版據新華社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