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行加快實施互聯網金融戰略
2015-03-23 11:39:03??來源:東南網 責任編輯:李婷婷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3月23日,中國工商銀行在北京并通過視頻會議系統向全國正式發布了互聯網金融品牌“e-ICBC”和一批主要產品,成為國內第一家發布互聯網金融品牌的商業銀行,這也標志著中國最大的商業銀行已經全面加快互聯網金融戰略的實施。 工商銀行此次發布的“e-ICBC”互聯網金融品牌主要包括“融e購”電商平臺、“融e聯”即時通訊平臺和“融e行”直銷銀行平臺三大平臺,支付、融資和投資理財三大產品線上的“工銀e支付”“逸貸”“網貸通”“工銀e投資”“工銀e繳費”等一系列互聯網金融產品,以及“支付+融資”、“線上+線下”和“渠道+實時”等多場景應用。 工商銀行董事長姜建清在發布會上表示,隨著國家促進互聯網金融發展戰略的實施,以及相關政策和監管法規框架的日臻完善,互聯網金融發展將更加規范健康,成為我國經濟最具增長潛力和活力的重要領域。面向未來,工商銀行將在已經搭建的互聯網金融基礎架構之上,積極把握前沿信息科技發展成果,更加敏于客戶體驗、長于創新研發,積極打造一個以平臺戰略為牽引、以智能金融服務為重點、以線上線下交互為特色、以大數據全面應用為支撐的金融服務新模式。同時,工商銀行還愿意利用自身技術和平臺,幫助廣大企業實現“互聯網+”,與各類企業平臺實現互聯互通,為廣大消費者提供更具效率、更富價值的金融服務;愿意與各方攜手共同打造健康良性、包容開放、生機蓬勃的互聯網金融生態,更好地服務實體經濟轉型升級和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時代需求。 姜建清董事長還表示,互聯網金融不管融合了多少互聯網技術的特征,其創新發展仍離不開金融的基本功能和屬性,互聯網金融的本質還是“金融”。工商銀行擁有先進的IT基礎設施和歷經15年打造的電子銀行服務運營體系,擁有全球最大銀行龐大的客戶基礎、廣泛的業務范圍、豐富的風險管理經驗以及雄厚的資本與資金實力,這些都是發展互聯網金融的巨大優勢。線上與線下,如鳥之雙翼、車之兩輪,兩者都不可或缺,工商銀行將把強大的落地服務與高效的線上服務完美結合,為廣大客戶提供更好的服務,創造更大的價值。 工商銀行行長易會滿在發布上介紹了“融e購”電商平臺、“融e聯”即時通訊平臺、“融e行”直銷銀行平臺、“工銀e支付”、“逸貸”、“工銀e投資”、“工銀e繳費”和“線上POS”等八大系列的工商銀行互聯網金融產品。據介紹,經過一年多的努力,工商銀行的e-ICBC戰略已經取得良好開局,形成了規模效應和爆發式增長。其中,定位于“名商名品名店”的“融e購”電商平臺,對外營業14個月時間,注冊用戶已達1600萬人,累計交易金額突破1000億元,交易量進入國內十大電商之列。具有小額、快捷特點的新型支付產品“工銀e支付”,經過一年拓展,賬戶數超過5000萬戶,交易額650億元,并發交易處理能力達到每秒1120萬筆。基于客戶線上線下直接消費的信用貸款產品“逸貸”余額超過1700億元,去年累放2300億元,與全國P2P網貸成交額之和基本相當。契合小微企業“短頻急”融資需求的互聯網貸款產品“網貸通”,已累計向6.9萬客戶發放貸款1.6萬億元,余額近2500億元,是目前國內單體金額最大的網絡融資產品。用于貴金屬、原油等投資交易的“工銀e投資”平臺客戶超過15萬戶,是目前國內銀行業唯一面向個人投資者的產品交易平臺。針對年輕客戶群體推出了“大學生e服務”,針對商旅客戶打造了“商友俱樂部”平臺,契合不同客戶群體需求的差異化服務得到較快發展。 業內人士指出,此次全面啟動互聯網金融戰略不僅對工商銀行是一件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大事,而且對于整個互聯網金融業態來說也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值得注意的是,工商銀行的互聯網金融選擇的是一條互聯網與金融相互融合發展的路徑,呈現出以下三個方面的顯著特點。 第一,工商銀行互聯網金融具有突出的信用特征。銀行作為經營信用的企業,信譽就是生命線,需要一個長期積淀、悉心培育的過程。“工于至誠,行以致遠”是工商銀行企業的核心價值觀;“您身邊的銀行,可信賴的銀行”是工商銀行的口號;品牌信譽背后的增信功能和價值創造,是工商銀行最可寶貴的無形資產;“誠生信、信生譽、譽生益”是工商銀行推進互聯網金融建設的核心理念。工商銀行推出的互聯網金融每一個平臺、每一項產品,都將信譽至上貫穿始終。即使在建設跨界經營的“融e購”電商平臺中,工商銀行也本著講求信譽的原則,確定了名商、名店、名品“三名”定位,對商戶有較高的準入門檻,對商品有嚴格的質量要求,對用戶體驗有持續的動態監測,對商戶不良行為實行“零容忍”,及時清退了不誠信商戶。目前“融e購”70%以上的入駐商戶為廠家直營,數碼、家電、服飾、旅游等行業前十大品牌均已入駐。工商銀行始終堅持商戶要有良好資質、商品要有良好品質,努力營造清朗風氣、秩序井然的網絡購物環境,讓“融e購”不僅做到容易購,還要做到安全購、放心購,真正使“買優質商品,享優質服務,就上融e購”深入人心,成就中國人的品質生活和追求。 第二,工商銀行在大數據挖掘應用上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和巨大潛力,依托商品流、資金流、信息流“三流合一”打造的經營新模式,將使改善服務和風險管理有無限可能。作為數據依賴型行業,銀行具有完整的數據收集、整理和應用體系。工商銀行所積累的數據規模大、歷史長、且是真實的交易記錄,是一座蘊含無限價值的“寶藏”。工商銀行從2007年就開始建設數據倉庫和集團信息庫“兩大數據基礎平臺”,實現了對全部客戶、賬戶、交易等信息的集中管理,目前存儲的數據量超過1300萬GB,且還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爆發式增長。以客戶信用記錄為例,工商銀行對個人客戶和法人客戶的違約率、違約損失率數據的完整積累長度分別超過了8年和6年。據此,工商銀行已為超過1億個人客戶提供了主動授信,快速健康地推進了包括信用卡分期付款在內的個人信貸業務;同時還在更有效把控風險的基礎上,提高了公司客戶的信貸服務水平。但過去,這些信息積累僅僅是跟著客戶金融交易獲取來的,而現在,工商銀行通過搭建“融e購”電商平臺,打通了生活、信息、金融服務全鏈條,從中獲取到涵蓋商戶和消費者注冊、社交、物流、交易等各個節點的信息,使商品流、資金流和信息流“三流合一”,形成了數據的聚合效應,并建立了一支400人的數據分析師隊伍,運用大數據技術,專門對這些信息進行深度挖掘應用。一方面進行數據整合,從中可以精確地把握客戶的消費模式和行為偏好,深入發掘客戶已知甚至是潛在的金融需求,實現更多的商業機會。另一方面,運用數據挖掘技術對銀行傳統風險管理方式進行革新。比如,工商銀行在總行成立了信用風險監控中心,實現了對全行超過10萬億信貸資產和每年8-9萬億累放貸款的動態風險監測和實時預警控制,并能全流程監測到每一個機構、每一戶企業、每一筆貸款的具體運行情況,提高了風險管理的前瞻性和有效性。組建一年來,已累計預警和化解潛在風險貸款4237億元。小微企業融資難、風控難是世界性難題,其核心是小微企業數量眾多、經營面廣、海量交易導致的信息局部化、碎片化、分散化,使銀行難以掌握企業交易真實情況,難以有效甄別和防控風險。工商銀行構建了全新的小微企業管理服務模式,為在有效控制實質風險的前提下,提升小微融資可獲得性和便利性創造了條件,工商銀行專門服務小微企業的“網貸通”、“小額商戶逸貸”等實現了突破性發展。 第三,工商銀行遍布境內境外、聯通線上線下的網絡布局,為客戶帶來現代化金融服務的新體驗。除電子銀行外,工商銀行在境內有近1.7萬家網點,在全球40多個國家和地區有300多家境外機構,這是區別于其他純“線上”互聯網企業的最大優勢。盡管近年來客戶金融服務和交易向線上尤其移動終端遷移的趨勢十分明顯,但線下網點在處理復雜和高風險業務,以及支持客戶個性化、差異化服務上有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近年來工商銀行線下網點中高端客戶總量和高端業務占比一直呈增長之勢。近兩年工商銀行在加快線上“云”銀行建設的同時,也著力加快了線下“智”網點建設,利用互聯網理念和技術逐步對網點進行智能化改造,實現了“任意一點接入、線上線下互聯互通、全程響應”的一體化服務。目前正在打造一個覆蓋衣、食、住、用、行的“工銀e生活”線下店商圈,線上通過為合作商戶搭建“前臺界面”,向客戶推送本區域特惠商戶和優惠信息,線下通過網點對合作商戶提供全方位金融服務,形成客戶、商戶和銀行互動開放的互聯網生態系統,既“為商戶帶來客戶、為客戶帶來實惠”,也將工商銀行互聯網金融產品更深度地融入線下消費場景中。 |
相關閱讀:
- [03-23] 工行加快實施互聯網金融戰略
- [03-23] 工行加快實施互聯網金融戰略
- [03-23] 工行加快實施互聯網金融戰略
- [03-23] 工行加快實施互聯網金融戰略
- [03-23] 工行加快實施互聯網金融戰略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