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去的不僅是一個校友,還有大學精神
www.hxt111.com?2009-11-02 10:12? 關東客?來源:千龍網
我來說兩句
西華師范大學研究生跳樓事件發生后,由于原因涉及畢業就業問題而備受網友的關注。該校10月30日晚就此事回應稱,死者就是一根筋喊學校為他安排工作,他(指死亡男子)已經跟學校沒有什么關系,最多就是一個校友,跑到我們學校來跳了樓。(人民網 11月1日)
中國有句老話叫人死為大。可令人遺憾的,在死者尸骨未寒之時,西華師大校方就已經開始說三到四了。先是說死者是一根筋,后說死者已經同學校沒有什么關系,言外之意,這個人不該跑到我們學校來跳樓,校方也是受害者。可校方想過沒有,這樣的解釋能服眾嗎?校友就是校友,我不知道西華師大校方為什么會說出“最多就是一個校友”這樣的屁話?
面對一個生命的遠去,我們最起碼應表示一下遺憾,因為這是對生命的尊重。可從始至終,我們聽到的都是校方的辯解之詞。一個自己的校友尚且如此冷漠,我不知道死去的如果是別人會怎樣?或許那個死去的校友的確有些偏執,可這又何嘗不說明了西華校方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的失敗呢?
每年的畢業典禮上,幾乎所有的大學校長都會說“這里永遠都是你們的家”,可透過西華師大校友的死,我們還找得到“家”的感覺嗎?中國青年報社會調查中心的一項調查顯示,與以往的年代相比,當下青年普遍對大學母校的印象改變了,眾多大學畢業生談起母校時感情淡薄,甚至認為自己與母校“只是一場交易”而已。
中國20多年來根本沒有大學,有的只是一個“打工仔崗前培訓機構”,這樣的論斷或許有失偏頗。但在教育越來越功利化的今天,大學人文精神的匱乏、學生對母校認同感的降低卻是不爭的事實。西華師大研究生跳樓事件一方面反映了就業競爭的殘酷,可從另一方面讓我們看到了大學人文精神的缺失。大學與畢業生之間,絕不僅僅只是一個校友那么簡單。
最多只是一個校友,這畢業生的悲哀,更是大學教育的悲哀。
相關新聞
- 2009-10-22這么一說,中國的殯葬業是“跳樓價”
- 2009-09-11學生下跪募捐無異于討薪"跳樓秀"
- 2009-08-03不滿加班跳樓自殺:又一個維權悲劇
- 2009-06-11討薪未必非得跳樓不可,如此“導演”應該責令其“下課”。
- 2009-05-29“跳樓秀”已從苦情戲變肥皂劇
- 2009-05-29“跳樓秀”的成本應該怎么算
更多>>視頻現場
相關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