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小攤販“轉正”是開明之舉
2014-07-15 07:17:24? ?來源:東南網 責任編輯:林雯晶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日前,《廣東省食品生產加工小作坊和食品攤販管理條例(草案)》前進入人大審議階段。這一草案規定,小攤販無需工商登記,只需到鄉鎮人民政府或者街道辦事處申請辦理食品攤販登記卡后即可經營。(見2014年7月14日 中國廣播網)這一意在改變小攤販尷尬地位、使其獲得合法經營身份的舉措,值得稱道。 由堵變疏,以立法手段讓小攤販“轉正”,并通過加強管理予以規范,顯然是城市管理的明智之舉,其好處在于:一方面,這是一項惠民之舉。小攤販多數是城市失業者、退休老人,他們已失去到企事業單位再就業的條件,為了生計或改善生活,通過擺攤增加一點收入,理應得到同情、理解和支持。另一方面,此舉有利于改善城市管理。在許多城鎮,由于小攤販不具備合法身份,隨意擺攤設點,占道經營,對城市管理秩序確實有一定影響,城管對他們進行管理也是應該的,但由于取締等于奪碗,加之管理方法失當,導致雙方經常發生對立和沖突,甚至釀成命案,這一直是一個難以破解的難題。廣東省給小攤販“轉正”的同時,對他們經營簡化審批手續,少收少量管理費,劃出地域和時間限制,小攤販也是通情達理的,很容易接受,時間一長,就會逐步理順雙方之間的關系,城市會變的更和諧。 踐行執政為民的理念和加強城市管理是并行不悖的,這需要社會管理者發揮創造性思維,找準兩者的契合點。廣東省給小攤販“轉正”的做法,就是這方面的有益嘗試。盡管這一做法的效果尚待觀察,但仍應對各地有所啟發。 |
相關閱讀:
- [ 11-12]“女神城管”何以管出“聽話攤販”
- [ 11-12]靠“女神”執法,更須解決攤販生計
- [ 10-31]東小口公交站不應被攤販占據
- [ 07-22]“瓜農之死”能否推動攤販解禁
- [ 07-18]多些服務意識,城管與攤販才會少些沖突
- [ 05-10]沒有界限,攤販和城管永遠掰扯不清
- [ 04-16]城管與攤販“對跪” 值得反省
- [ 04-03]城管能買斷多少攤販貨物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心情版
相關評論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