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營商在流量超出后不告知用戶或要求用戶多交錢,都是沒有道理的,有違市場契約精神。何況,用戶流量使用完就斷網,并不存在任何技術難題。】 在這個大數據時代,有一個笑話是,許多人每天起床后不是忙著刷牙洗臉,而是先看一眼手機用了多少流量。但哪怕設置了流量按天提醒,也有猝不及防的時候。如廣東佛山的龍女士,手機明明放抽屜里充電,3小時卻消耗了23G流量。最后手機被停機,龍女士為此要支付1100多元上網流量費才能正常使用。 3小時跑了23G流量,劉翔都自嘆不如。這里頭究竟發生了什么,恐怕還須調查。有可能龍女士用WiFi下載電影,結果轉到蜂窩移動網絡了,也有可能手機設置問題,導致后臺不斷刷新,還有可能無意中打開了個人熱點,等等。只要通過運營商后臺查詢,都能找到原因。對此,運營商應當給當事人合理解釋。 讓人不解的是,中國電信雖有通過短信提醒當事人,但為何不直接進行斷網處理?運營商現在的政策是,除非當事人主動申請,否則套餐外流量計費達600元后不再計費并免費使用至15G后關閉數據網絡。我還特意打電話詢問中國電信客服人員,除了重申上述政策,對方還表示,只要流量超出用戶套餐流量的80%,就會進行短信提醒。那么,為何龍女士的手機超過15G未停機,而且還要支付1100多元上網流量費?按照相關政策,運營商顯然違反了對用戶的承諾。龍女士完全有理由據此進行申訴和維權。 即便處理投訴,運營商也是看人下菜碟,甚至有挑軟柿子捏的傾向。媒體報道,重慶一聯通用戶手機異常,一天跑了近1G流量,投訴客服后,卻得不到合理解釋。后來,客服人員賠償了他80元話費了事。流量超出后,有人要多交錢,有人反倒能得到賠償,豈不怪哉?這讓人感嘆,有些時候并非因為超流量原因不同,而在于用戶會不會“鬧”。這恐怕仍然是運營商出于利益最大化的考量,而不是真正按規則辦事。這樣做不僅對用戶不公平,也有損運營商形象。 撇開運營商政策本身,用戶只要購買套餐流量,就和運營商確定了服務內容。那么,一旦超出套餐流量,運營商不僅有義務告知用戶,也有責任中止服務。這就像有人購買了一斤肉,攤販稱多了重量,要么咨詢消費者是否多付錢,要么就把肉割回去。這是最基本的市場交易原則。所以,運營商在流量超出后不告知用戶或要求用戶多交錢,都是沒有道理的,有違市場契約精神。何況,用戶流量使用完就斷網,并不存在任何技術難題。 一句話,解決類似糾紛很簡單,斷網即可。除非用戶主動打電話申請繼續使用,否則視同這個月上網服務中止。運營商不這么做,就是在給消費者挖流量陷阱。 本報特約評論員 顧昀 |
相關閱讀:
- [ 10-30]運營商“偷流量”你愿意相信誰?
- [ 10-30]為何有人覺得手機流量被運營商“偷了”
- [ 10-28]看清“克扣流量”風波背后的民意
- [ 10-27]“流量變快”是真假運營商應該自證清白
- [ 10-27]流量不清零后“消耗快”,誰來監管
- [ 10-08]流量不清零, 不是運營商的“痛”
- [ 10-08]說好的流量不清零,為何變成“打折版”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