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年回誰家? 用情答好“親情題”
2018-02-11 10:41:47? ?來源:東南網 責任編輯:林瑤 我來說兩句 |
日前,浙江省人民醫院精神衛生科主治醫生跟一位年輕女孩耐心聊天后發現,姑娘身體沒病,是心病,患上了輕度抑郁癥。“這對小夫妻是大學同班同學,畢業后留在了杭州打拼生活。婚后第一年,為上哪家過春節,老家在浙江省內的她和老家在黑龍江的丈夫鬧得不可開交。” “想念不如相見”,春節回家過年,最開心的事莫過于一家團圓。對已婚夫婦來說,春節到誰家過,是男方家,還是女方家,成為不少夫妻糾結的話題。 大概受傳統習慣和思維定勢影響,為了家庭和睦和親戚友好,“獨一代”小夫妻“各回各家,各找各媽”原則上是不對的。慎重起見,筆者為正在犯愁的小夫妻支一招:每年端午節、中秋節若是趕上雙休日,也只有兩天假,那么,婆家娘家各過一天,都不讓雙方老人望眼欲穿;若趕不上雙休日,多出來一天,小夫妻可以自主選擇、各自為政、自由活動。 如果婆家和娘家在同一個城市,大年三十,小夫妻理應把雙方父母邀請到自己家,共同過個團圓年,話別過去,展望未來。如果異地,夫妻倆可選擇“輪流制”,初一去男方家,初二去女方家,不偏不倚;條件允許的話,節前預訂個酒店,把兩家人“二合為一”,一起去酒店過年;也可以春節誰家也不去,小兩口一起出游到外地,一邊旅游,一邊過年,回來后,分別給兩家老人買禮物,感謝老人的養育之恩。 其實,“獨一代”小夫妻去誰家過年過節都不重要,關鍵在于“獨一代”小夫妻們應該逐漸成熟起來,學會用理解和尊重的心態解決問題。另外,雙方父母也要體諒“獨一代”的難處,每逢佳節,莫讓孩子背上“去誰家過年節”的沉重包袱。只要小夫妻相處和睦,不管到誰家過年,做長輩的都要理解。而夫妻雙方若能互相謙讓,用“情”解決問題,就再也不會因“去誰家過年”這個問題糾結了。 |
相關閱讀:
- [ 02-07]“不處理違章不能過年檢”于法無據
- [ 02-07]過年的恒常與移易
- [ 01-25]過年了,別讓父母在寒風中苦等
- [ 01-23]讓健康過年成春節新常態
- [ 01-18]租女友回家過年,誰該反思?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