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福建婦聯新聞 > 專題 > 福建省女科技工作者協會 > 要聞
> 正文
在智能手機觸屏上大量點擊滑動 就在“重塑”大腦
科技日報訊 每天頻繁地在智能手機上“指指點點”,會不會對大腦活動帶來影響?瑞士科研團隊發現,在智能手機觸摸屏幕上大量的點擊和滑動操作直接帶來了更多的大腦活動,給負責觸覺的大腦皮層留下了強烈的“印記”。相關研究發表在本周的《當代生物學》雜志上。 據洛杉磯時報12月23日(北京時間)報道,研究人員從26個智能手機使用者和11個非智能手機使用者的設備中下載了10天的手機使用記錄。然后使用一種叫做腦電圖描記法(EEG)的技術對37個志愿者的大拇指、食指和中指進行了1250次刺激并測量他們的腦電波變化。隨后將測量結果與手機使用記錄進行對照分析。結果表明,與非智能手機使用者相比,智能手機使用者負責觸覺的大腦皮層更為活躍。而且腦電波的變化強度與操作手機的強度以及最后操作時間直接相關。 研究發現,在觸摸屏幕上大量、重復的操作會不斷刺激負責指尖觸覺的大腦皮層,從而重塑大腦指揮手指進行操作的方式。研究人員認為,個人數字技術正在不斷地重塑當代人大腦皮層的感覺處理方式。 主導此次研究的阿爾科·高希表示,神經學科學家一直在研究大腦對日常經歷的“適應性”,但是大多數研究都著眼于長期的改變,例如小提琴演奏者控制演奏手指的大腦皮層區域與普通人相比更大。該研究是科研人員從生活細節入手研究大腦“適應性”的嘗試。 (劉園園) |
相關新聞
相關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