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廈門家庭醫生簽約服務主題宣傳周現場進行分級診療擴增病種擴大試點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授牌。陳境琨攝

社區醫院的健康管理師向市民介紹家庭醫生簽約服務。陳境琨攝
14日,為了扎實推進廈門市家庭醫生簽約服務,提高市民群眾對家簽服務的知曉率和獲得感,由廈門市衛計委牽頭,以“您有家庭醫生嗎”為主題的家庭醫生簽約服務主題宣傳周在廈門市六個區同步啟動。
家庭醫生簽約服務是建立分級診療制度的關鍵環節,去年9月份以來,廈門大力推進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形成了“三師共管”團隊服務的廈門特色,配套一系列政策,讓簽約市民享受到了實實在在的醫療健康服務。
近6個月以來,48萬廈門人有了自己家庭醫生,截至今年1月31日,廈門家庭醫生簽約戶籍人群覆蓋率達22.86%,簽約家庭26萬戶,家庭覆蓋率38%。廈門市衛計委委托第三方對全市38家基層醫療機構家庭醫生簽約服務的調查顯示,居民在簽約基層醫療機構的首診意愿達91%,簽約居民對簽約機構的總體滿意度達92%。
家庭醫生簽約服務氛圍濃
高血壓、糖尿病、慢性胃腸病、冠心病、慢性前列腺病等5個病種的三師義診區、10個社區衛生中心義診及健康教育咨詢區、思明區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區……14日下午,廈門市思明區中山路上人潮涌動,思明區家庭醫生簽約服務主題宣傳周活動在這里啟動后,吸引了大批市民前來圍觀體驗。
來自廈港社區的70歲老人洪朝端在三師義診區里測量了血壓,并在社區醫生和健康管理師的細心介紹下當場簽約了家庭醫生服務。
“我有‘三高’,長期吃藥,隔三岔五就要去第一醫院排隊取藥。”洪朝端說,健康管理師告訴她,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也能照顧她的病情,一次能開一個月的藥。如果病情有變化,社區醫院還會酌情為她開通綠色通道,轉診到大醫院找專科醫生就診。
“社區醫院的服務這么周到,以后看病就不用大老遠折騰啦!”在活動現場,像洪朝端這樣第一次和社區醫生、健康管理師接觸,并現場簽約家庭醫生服務的老人不在少數。廈門市衛計委相關負責人介紹道,持續到4月份,廈門每月都將開展為期一周的“家庭醫生簽約服務”主題宣傳活動,通過專家義診咨詢、政策解讀、科普展示等豐富的方式,提高家庭醫生簽約服務的知曉率和滿意度,在全市范圍內形成規模效應和品牌效應。
去年9月份開始,廈門正式開展居民家庭醫生簽約工作,遵循“堅持居民自愿、堅持基層首診、堅持政府引導、堅持創新機制”的思路,截至上月31日,廈門全市家庭醫生簽約服務戶籍人群覆蓋率達22.86%,超過國務院提出的公立醫院改革試點城市15%覆蓋率的要求。簽約重點突出“慢病先行,長者優先”的原則,已簽約高血壓病人127339人,覆蓋率40.12%;簽約糖尿病人57712人,覆蓋率35.24%。65歲以上老年人簽約覆蓋率52.18%。“三師共管”慢病病人續簽率超過87.48%,高危家人簽約率80.85%。
三師共管模式暖民心
集美區灌口鎮鐵山村有幾名五保戶老人,在一次走訪中,鐵山家庭簽約團隊長楊陸容醫師發現一名60多歲的老人血壓偏高。
“老人肌肉萎縮,行動不便,我帶著健康管理師入戶為他做了身體檢查。”楊陸容介紹道,發現老人患有高血壓和胃病需要進一步治療后,灌口鎮中心衛生院安排了車輛將老人接到院里,進行了一系列體檢項目,還為其建立了健康檔案,在老人出院后進行定期隨訪。
在推進家庭醫生簽約服務的過程中,廈門堅持“簽而有約”,利用具有廈門特色的“三師共管”特色做法,實行以家庭醫生為責任主體、專科醫生為技術支撐、健康管理師為輔助的團隊模式,真正讓簽約居民享受到更貼心、便捷、實惠的醫療健康服務。
簽約居民可在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及一般常見病、多發病的診治基礎上,享受“多快好省”的服務。例如簽約后,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可酌情開具4-8周用藥;患者可走快捷的綠色通道轉診,可優先預約大醫院專家門診(比常規預約提早三天);患者還享有獨立就診區、專屬的收費結算處。其中65歲以上老人可享受到“三師共管”團隊的日常隨訪、定期體檢及全程健康管理,80歲以上老人及行動不便老人享受每年不少于一次的免費上門出診服務。
自2016年9月5日上線簽約至去年12月31日,廈門家庭醫生服務簽約居民中已有53840人次享受到4周及以上的長處方,與原有慢病病人每周到大醫院開藥相比,簽約的慢病病人每人每年可節省掛號診療費828元。
分級診療成效更凸顯
自2014年以來,廈門以慢性病(高血壓病、糖尿病)為突破口,進行“三師共管”式簽約服務,并帶動其他一般常見病、多發病等共計192萬診療人次“下沉”到基層。一方面,有效分流三級醫院普通門診患者,另一方面,基層診治水平和能力得到了鍛煉、提升,簽約管理的高血壓、糖尿病病人規范管理率和控制達標率較三師共管前提升了20%以上,遠高于全國平均水平。
“三師共管”將慢病患者的健康管好了,管出了家庭醫生的信心,也增強了病人對基層醫療服務的信任感。
在14日的家庭醫生簽約服務主題宣傳周啟動儀式上,廈門市各區還舉行了分級診療擴增病種擴大試點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授牌儀式。
據悉,廈門于2016年啟動了三師共管分級診療病種擴增工作,借鑒“兩病兩網”探索出來的成功經驗,充分利用現有優勢醫療資源,成立各病種專病防治中心,帶動了全市各級醫療衛生機構,實現病種的分級診療的工作模式。到目前為止,廈門市分級診療病種已擴增至15種,包括冠心病、肺癌、慢性阻塞性肺病、脂肪肝、腦卒中、小兒反復呼吸道感染等。這些病種的患者在診斷明確后,即可在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接受三師的健康管理。
隨著家庭醫生簽約服務不斷推進,廈門引導簽約居民初步形成了“急病上醫院、慢病下社區;確診到醫院、監測在社區;手術上醫院、康復回社區;專科上醫院、全科在社區”的就醫秩序和習慣,基層首診的意愿達到85%,分級診療成效進一步凸顯,醫患關系更加親密融洽。(木易鄭林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