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福建婦聯新聞> 媒體關注 > 正文
婦女健康:主要指標進展與理念轉變
www.hxt111.com?2019-07-09 10:15:01? ?來源:中國婦女報    我來說兩句

中國婦女的總體健康水平在過去20余年間進一步提高:婦女預期壽命直線上升、孕產婦死亡率下降、婦女常見病篩查率大幅提高,慢性病患病率逐年提升,老年婦女特別是農村老年婦女以及弱勢群體婦女的心理健康問題依然突出。總體而言,中國婦女健康政策及醫療服務正在發生積極的轉變,婦女健康理念向“婦女是行動主體”轉變,制度性保障向“較強剛性的框架結構和體系”轉變;服務對象向“全體婦女”轉變;婦女健康目標向“生理、心理和社會適應的完好狀態”轉變。

■ 姜佳將

健康不僅是醫學技術問題,更是社會文化問題,婦女健康狀況是衡量一個國家性別平等狀況的核心指標之一。促進婦女健康是人類社會的一個重要目標。

中國婦女健康的主要指標情況

對婦女預期壽命、出生人口性別比、孕產婦死亡率、婦女病查治情況等重點監測指標進行評估可以發現:婦女的總體健康水平在20余年間進一步提高,婦女常見病篩查率大幅提高,但宮頸癌和乳腺癌的患病率、死亡率的增長依然不容忽視,慢性病患病率逐年提升。

近年來婦女平均預期壽命呈直線增長,據相關報道為79.43歲;據國家統計局相關數據出生人口性別比(以女為100)在1995年為115.6,2011~2016年呈連續下降趨勢,2016年為104.98,與1995年相比降低了9.2%。據《中國婦女發展綱要(2011-2020年)》監測數據,孕產婦死亡率在1995年為61.9/10萬,2017年為19.6/10萬,據國家衛健委《2018年我國衛生健康事業發展統計公報》2018年孕產婦死亡率下降到18.3/10萬。

婦女常見病篩查率逐年提高,據《中國婦女發展綱要(2011-2020年)》監測數據,2000年婦女常見病篩查率為38.6%,2016年達到64.4%,增加了25.8%。這折射出在國家推動下,從2008年開始在全國城鄉開展的婦女病普查、婦女乳腺癌和卵巢癌普查的顯著成效。

從各類婦女病的患病率看,以宮頸癌和乳腺癌為例,據國家衛健委《2018年我國衛生健康事業發展統計公報》報告,宮頸癌患病率2000年為9.6/10萬,2017年上升至45.6/10萬;乳腺癌患病率2000年為7.9/10萬,2017年則增至51.2/10萬。不斷增長的婦女兩癌患病率的原因可能與環境污染的加重、生活壓力的增大、肥胖率的增長等有關;也與2008年以來開展的城鄉婦女病普查、婦女乳腺癌和卵巢癌普查的查出率相關。

就慢性病患病率而言,據國家衛健委《2018年我國衛生健康事業發展統計公報》報告,婦女慢性病患病率在2003年為169.0‰, 2013年增長至350.5‰,是10年前的2.07倍。此外,老年婦女特別是農村老年婦女以及弱勢群體婦女的心理健康問題突出。

中國婦女健康面臨的挑戰

不可否認,中國婦女健康領域仍存在著諸多挑戰,主要表現為四大方面。

第一,婦女保健服務與健康資源配置的公平性與普惠性尚未完全實現,表現為健康資源配置的地區不平衡和群體不平衡。西部地區、貧困地區、邊遠山區和少數民族地區等區域婦幼衛生服務可及性較低。如孕產婦死亡率農村高于城市,西部地區高于東部,流動人口高于常住人口。據《中國婦女發展綱要(2011-2020年)》監測數據,2015年西部地區孕產婦死亡率為28/10萬,是東部地區的2倍多。

第二,婦女保健服務體系建設相對滯后,服務質量有待進一步提高,主要表現為專業人才的缺乏和服務質量的參差不齊。婦女保健服務體系仍需要進一步提高,尤其是貧困地區、邊遠山區和少數民族地區的婦幼衛生可及性差、利用不足的問題突出。未來一段時期,隨著兩孩政策的實施,高齡孕產婦比例有所增高,發生孕產期合并癥、并發癥和出生缺陷的風險將明顯增加。另外需要注意的是,據《中國婦女發展綱要(2011~2020年)監測統計指標體系》報告,中國目前有兒科執業(助理)醫師15.8萬人,占整個執業(助理)醫師的3.9%,與兒童占人口總量16.5%的比例極不匹配。此外,兒童各個年齡階段的身體結構與成人不同,用藥研發也需另辟新路。

第三,婦女各生命周期不同階段的健康需求未能充分滿足,主要表現為青少年人群和老年人群的健康需求易被忽視。生殖健康服務重點關注育齡婦女,青春期和更年期女性的衛生保健服務需求未能得到充分滿足。青少年女性不安全性行為比例上升,非意愿妊娠與人工流產使青少年婦女面臨較大的健康風險。老年婦女的健康狀況不容樂觀,老年女性兩周患病率和慢性病患病率都高于男性。婦女精神健康問題依然突出,青春期、絕經期、孕期和產后都是婦女抑郁癥的高危時期。

第四,乳腺癌、宮頸癌、艾滋病等重大疾病,以及高剖宮產率、不孕不育、營養性疾病、心理疾患等成為日益突出的公共衛生問題,給女性的身心健康增加一定風險。婦科相關腫瘤與疾病如宮頸癌、乳腺癌的患病率逐年上升,對疾病的預防、篩查與控制工作需進一步加強。感染艾滋病、性病病毒的女性人數與比例上升。心理疾患也成為日益突出的公共衛生問題。公眾對精神疾病的知曉率較低,就診率更低。此外,市場化對婦女健康觀念和行為產生的消極影響也應引起關注。

中國婦女健康狀況的積極轉變

綜合中國婦女健康狀況與變化趨勢發現,婦女健康狀況及政策服務正在發生轉變。

第一,婦女健康理念從“婦女是接受客體”向“婦女是行動主體”轉變。有關婦女健康的理念基礎由“婦女福利”向“婦女權利”轉變;有關婦女健康的理念核心由“工具性健康”不斷地向“目標性健康”轉變;有關婦女健康的理念范疇開始并不斷地由“生育健康”經“身體健康”向“身體健康、心理健康與環境良好的適應性”轉變;有關婦女健康的理論實踐由“婦女是接受客體”向“婦女是行動主體”轉變。

第二,婦女健康的制度性保障從“較為分散的政策法規”向“較強剛性的框架結構和體系”轉變,機構建設更健全。有關婦女健康的保障不僅在法律和政策方面有了進一步強化和擴展,并逐步建構和形成了制度性保障框架和體系,已形成了具有較強剛性的框架結構和體系。同時,以婦幼健康專業機構為核心,以城鄉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為基礎,以大中型綜合醫療機構和相關科研教學機構為技術支撐,為婦女兒童提供了全面的醫療保健服務。

第三,婦女健康促進的服務對象從“孕產婦”向“全體婦女”轉變,婦女健康經費投入和健康服務則向特定群體傾斜。一方面,有關婦女健康促進的服務對象和目標人群從注重孕產婦向全體婦女覆蓋。2017年,我國織起了世界上最大的全民基本醫療保障網,三項基本醫保制度參保人數超過13億,參保率穩固在95%以上。另一方面,經費投入和服務對象則向處于婦女健康服務薄弱環節的流動婦女、老年婦女、青少年女性、殘疾婦女等群體傾斜。

第四,婦女健康促進的目標從“生殖健康”向“生理、心理和社會適應的完好狀態”轉變,中國婦女的身心健康水平和生殖健康水平穩步提高。中國婦女預期壽命穩步提高,生命質量不斷改善。出生人口性別比呈下降態勢;孕產婦死亡率不斷降低,城鄉差距也進一步縮小,特別是流動人口孕產婦死亡率近幾年隨著孕產保健服務提供的加強不斷降低。

(作者為浙江省社會科學院社會學所副研究員)

相關新聞
相關評論>> 
主站蜘蛛池模板: 性欧美黑人巨大|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播放| chinese乱子伦xxxx国语对白| 色婷婷综合久久久久中文一区二区| 日韩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国产女人爽的流水毛片| 人妻仑乱A级毛片免费看| 一二三四视频中文字幕在线看| 精品无人区麻豆乱码1区2区| 日本大胆欧美人术艺术|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久久| 免费的成人a视频在线观看| 两个人看www免费视频| 精品久久久BBBB人妻| 男人用嘴添女人下身免费视频| 无码丰满熟妇一区二区| 精品国产午夜理论片不卡| 青春禁区视频在线观看8下载| 日韩精品专区在线影院重磅| 国产亚洲精品精品精品| 中文有码在线观看| 美日韩在线观看| 娇小体积女大战两黑鬼| 人人爽人人澡人人高潮| 91华人在线视频| 欧美一级欧美一级高清| 国产成人不卡亚洲精品91| 亚洲日韩av无码中文| 五月激情综合网| 深夜福利影院在线观看| 国产高清天干天天美女| 人妻影音先锋啪啪av资源| 97精品国产高清自在线看超| 欧美另类黑人巨大videos| 国产老妇伦国产熟女老妇视频| 人妻熟妇乱又伦精品视频| 8090在线观看免费观看| 日韩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国产乱xxxxx97国语对白| 久久人人爽人人爽av片| 网友自拍区一区二区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