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治奇葩證明要有抽薪之舉
2016-03-25 14:15:36? ?來源:東南網 責任編輯:林雯晶 我來說兩句 |
報載,北京市政府近日下發《北京市簡化優化公共服務流程方便基層群眾辦事創業工作方案》的通知,今后凡是應由行政機關、國有企事業單位核實的事項,群眾不必再提供證明。 如今,開證明已是我們日常辦事必不可少的環節,社保、醫保、住房、養老、就業、上學,大大小小的生活事務,都離不開“一紙證明”。然而,不少證明的含金量和必要性,常常令人懷疑,如證明“你還活著”“你媽是你媽”“菜刀確實已經丟失”,讓人啼笑皆非。部門動動嘴,群眾跑斷腿,甚至連開證明的一些單位都不堪其擾。據北京有關部門的一項調查顯示,該市居委會日常需開具的證明竟多達240多種。 雖然群眾對此怨聲載道,可一些部門卻認為有些證明實屬必要。若如此糾纏,清理奇葩證明有難度。筆者以為,奇葩證明折射的其實是一種懶政意識,治此頑疾關鍵要從源頭抓起。北京的做法好就好在誰認為有必要就由誰去證明,如果有關方面不怕麻煩,那就自己去證明,不要讓群眾東奔西走。這就倒逼有關部門轉變職能,減少和優化審批環節,增強服務意識,提高工作效率。 奇葩證明存在的另一個重要原因,是政府內部存在“信息孤島”現象,很多可以通過內部信息共享、資源互通來解決的問題,卻非要群眾自己來提供證明。為此,打破人為藩籬要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運用大數據,如北京正加快建設“證照庫”“法人一證通”,以促進部門間的信息共享,減少重復報送和循環證明。(福建日報) |
相關閱讀:
- [ 03-24]整治“奇葩證明”尚需職責歸位
- [ 03-24]消除奇葩證明,當有抽薪之策
- [ 02-17]告別“奇葩證明”需要配套措施
- [ 02-14]解決“奇葩證明”更需部門聯動
- [ 12-30]“奇葩證明”需綜合治療
- [ 12-01]給奇葩證明列一份“負面清單”
- [ 12-01]用依法行政杜絕“奇葩證明”
- [ 11-23]報根除奇葩證明需要上下合力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心情版
相關評論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