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地方和單位對落實全面從嚴治黨“兩個責任”仍然喊在嘴上、浮在面上,存在“只聞雷聲、不見下雨”的現象。甚至,有的地方在問責上有“湊數”嫌疑,把不屬于黨風廉政建設責任追究的事項也統計在內。(4月4日《中國紀檢監察報》) 問責湊數,后患無窮。比如,會衍生“虛假清廉”,誤導輿論。問責通報是外界觀察一個地方執紀是否從嚴的重要窗口。而一些地區故意把小問題,當成大問題解剖,其實是變相掩蓋真實的大問題。試想,連一些不屬于問責范圍的小問題,都“小題大做”,嚴厲問責當事人,豈不給人執紀從嚴的假象?如此,真問題就可能被虛假清廉掩蓋,逃避外界的監督。 從嚴執紀貴在一個尺子量到底。若尺度不一、厚此薄彼,就會讓規矩和紀律失去剛性,讓從嚴治黨流于形式。一般干部白吃個蘋果,當然不對,但誡勉談話、通報批評,弄得上綱上線,是表演給誰看?如此,“廉政指數”豈不嚴重污染、走形? 湊數問責會讓群眾懷疑從嚴治黨的力度和決心。敢不敢求真、碰硬、真問責,是從嚴治黨決心的試金石。而一些地方湊數問責,無疑是在透支從嚴治黨的力度和決心。在群眾的殷切期盼下,一些地方、部門給出的問責成績單,案情“小題大做”,問題無中生有、刻意拔高,如果問與責不對等,群眾會看不明白? 別讓湊數問責污染“廉政指數”。目前而言湊數問責只是少數。但“一顆老鼠屎會壞了一鍋湯”,少數的湊數問責,也會污染整體的“廉政指數”。因此,對湊數問責絕不能等閑視之。一方面紀檢監察部門要善于“自檢”,堅決將虛假問責、湊數問責等歪風邪氣打下去。同時,也需要引入社會監督、媒體監督。通過強力的外部監管,讓湊數問責蒙不下去,讓“虛假清廉”過不了關。唯有如此,嚴重污染“廉政指數”的湊數思維,才能真正絕跡。 |
相關閱讀:
- [ 03-21]王娜娜案真相不明何談問責
- [ 03-18]問責失職紀委書記是廉政制度化重要一環
- [ 03-04]“天價魚”事件,問責是重建的開端
- [ 02-22]尾氣檢測造假近半年無問責,太詭異
- [ 02-19]整治高校獨董亂象需強化問責機制
- [ 02-18]政府當被告不聞不問該問責
- [ 01-19]“風險清單”的背后需補上“問責清單”
- [ 12-31]規制先漲后降須問責電商平臺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心情版
相關評論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