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重編程干細胞或能預防輻射后癌變 科技日報訊(記者常麗君)輻射會讓干細胞喪失其未分化的“干性”。人體受到全身輻射后,干細胞遭到破壞,很可能會得血癌。身體已進化出許多方法來除去受傷的干細胞,據美國科羅拉多大學(UC)癌癥中心一項最新研究發現,一種叫做“程序性平常化”的保護程序就是其中一種,讓被輻射破壞的干細胞分化為其他細胞,不再“永生”。相關論文發表在最近的《干細胞》雜志上。 該研究顯示,通過重編程這種保護程序,除去被輻射傷害的干細胞,就可能預防癌癥的發生。 據物理學家組織網1月5日(北京時間)報道,研究小組觀察了全身輻射對小鼠血液干細胞的影響。在實驗中,輻射增加了造血干細胞系統中細胞分化的概率,大部分細胞都接受了分化指令,少數產生了特殊變異的干細胞才不服從指令,仍舊保持“干性”。抑制基因C/EBPA能讓一些干細胞保持其原來干性,通過競爭除掉健康干細胞,那些C/ EBPA基因減少的干細胞能控制造血系統,因此血液系統就從C/EBPA+細胞過渡為以C/EBPA-細胞為主。 突變及其他基因改變所導致的C/EBPA基因抑制與人類的急性骨髓性白血病有關。因此受到輻射后,帶來癌變風險的并非輻射導致的變異,而是受傷干細胞導致的血液系統重新再造。 “這與自然選擇驅動的進化有關。”論文高級作者、該校癌癥中心博士研究員詹姆斯·德格雷戈里說,“在健康的血液系統中,健康干細胞會戰勝偶然發生了C/EBPA變異的干細胞。但如果輻射降低了干細胞群的健康和穩定性,一直存在的變異細胞就有了‘接管’系統的機會。”就像金花鼠和松鼠的例子,減少一個生態系統中的金花鼠可能讓松鼠更多——輻射改變身體環境,使之更偏向C/EBPA-變異干細胞。 該研究不僅揭示了輻射為何會使造血干細胞分化,還證明了激活干細胞“維修”路徑能避免這種情況發生。即使在受到照射幾個月以后,人為激活受輻射的造血干細胞的NOTCH信號路徑,能讓它們再次恢復“干性”,然后重啟其中的血細胞裝配線,就可能產生其他分化來應對輻射。在實驗中,研究人員激活了受輻射造血干細胞的NOTCH路徑,壓制了C/EBPA細胞這一危險群體。 “如果我在一個可能受到全身輻射的環境工作,會冷凍一些我的造血干細胞。”德格雷戈里解釋說,被輻射后,注射健康造血干細胞有可能讓健康的血液系統戰勝那些有致癌變異的造血干細胞。“我們還希望,將來能開發出恢復受輻射后干細胞穩定性的藥物。” |
- 2015-01-06美國科學家發現重編程干細胞或能預防輻射后癌變
- 2015-01-06美國科學家發現重編程干細胞或能預防輻射后癌變
- 2015-01-06美國科學家發現重編程干細胞或能預防輻射后癌變
- 2015-01-06美國科學家發現重編程干細胞或能預防輻射后癌變
- 2015-01-06美國科學家發現重編程干細胞或能預防輻射后癌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