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福建婦聯新聞 > 專題 > 福建省女科技工作者協會 > 要聞
> 正文
日開發出可移植人體的3D打印皮膚和關節的技術
新華社東京1月5日電 (記者藍建中)目前,日本國內有2000多萬人需要移植皮膚、骨骼、軟骨和關節等組織。東京大學醫學系附屬醫院日前宣布,其研究小組利用3D打印機和基因工程學技術,成功開發出了能在短時間內批量生產可移植給人體的皮膚、骨骼和關節等的技術。 目前實施移植手術時主要使用從患者本人患部以外的部位切除的組織,這給患者身體造成很大負擔。此外,還有利用動物組織和塑料等為原料,利用3D打印機制作移植用組織的方法。這種方法雖能減輕患者痛苦,卻存在感染風險,且移植的組織與人體融合在一起的過程需要兩三年時間,還難以制作頭蓋骨和大腿骨等需要一定強度的組織。 東京大學醫學系附屬醫院教授高戶毅率領的研究小組注意到,皮膚、軟骨和骨骼等基礎結構的70%以上是由膠原蛋白構成的。他們以富士膠片公司基于基因工程學開發的重組人膠原蛋白肽為主要材料,向其中混入從患者本人體內提取的干細胞和促進細胞增殖的生長因子等,然后填充到經改良的醫療用3D打印機內,同時根據計算機斷層掃描(CT)獲得的體內組織數據,在兩至三小時內就可制作出所需的組織,且能根據不同患者制作不同形狀和大小的組織。 新技術的特點是能降低術后發生感染的風險,移植的組織在數月內就能與人體自然融合。這一技術還能用于制作肝臟等臟器,有望使再生醫療獲得重大進展。 研究小組希望在獲得日本厚生勞動省的批準后,爭取5年后使這一技術達到實用化水平。 |
相關新聞
- 2015-01-06日開發出可移植人體的3D打印皮膚和關節的技術
- 2015-01-06日開發出可移植人體的3D打印皮膚和關節的技術
- 2015-01-06日開發出可移植人體的3D打印皮膚和關節的技術
- 2015-01-06日開發出可移植人體的3D打印皮膚和關節的技術
- 2015-01-06日開發出可移植人體的3D打印皮膚和關節的技術
相關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