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式產后母嬰護理:換種“姿勢”坐月子
莉馨母嬰護理中心護理人員正為新生兒進行身體檢查。(資料圖片) 近日,32歲的漳州寶媽鄒芳薇結束了28天的月子生活,帶著新生兒“小饅頭”回到家中。第一次當媽媽,鄒芳薇不敢馬虎,對如何科學坐月子尤其上心。一個月前,母子倆入住漳州莉馨母嬰護理中心,體驗了一番臺式月子服務。 臺式月子中心西進 42歲的臺灣彰化人黃玉彤,是莉馨母嬰護理中心運營總監。2005年就到大陸的黃玉彤見證了大陸月子中心從無到有,又隨著全面兩孩政策的實施而快速發展的變遷。 據統計分析,2010年大陸月子中心市場規模約10.2億元,2014年為42億元,預計到2019年將達到150億元。另一組時常被提及的數據則是,大陸月子中心服務覆蓋率不足10%,而在臺灣,覆蓋率近70%。 大陸市場前景可見一斑。 漳州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周月萍注意到了這一動向。但考察了漳州與周邊市場后,她發現盡管本地月子中心數量不少,但很多只是醫療機構婦產科的簡單延伸,或以社區夫妻店的形態存在。“零散、服務不成體系、缺少規范與標準、不夠專業的月嫂是主要從業者”。 2014年,周月萍赴臺灣考察行之有年的臺式月子中心市場,“專業的醫護人員是主要從業者,進門前要套鞋套、戴口罩、測耳溫、進行手消,遵循嚴格的流程規范,每一個護理流程都有規可循”。 臺灣月子中心也稱“產后護理之家”,起步于上世紀80年代,而今總數接近400家。 “受到老齡化、少子化影響,臺灣月子中心市場正不斷萎縮。”莉馨母嬰護理中心臺籍護理總監姬維翠說,因此,島內從業者開始西進大陸尋求機會。位于福州、廈門的許多月子中心都有臺資或臺籍團隊背景。 今年3月,漳州投資集團有限公司與臺灣母嬰品牌愛麗生合作的莉馨母嬰護理中心投入運營。前者作為出資方,后者則負責導入臺式產后護理經驗與團隊資源。 |
相關新聞
- 2018-05-25臺式產后母嬰護理:換種“姿勢”坐月子
- 2018-05-23母嬰遇上智慧零售,蘇寧紅孩子莆田萬達店即將開業加速線下布局
- 2018-05-09武夷山市加強機場母嬰設施建設
- 2018-05-04兩個《行動計劃》定下“時間表”——“一體兩翼”保障母嬰安全兒童健康
- 2018-04-23為母嬰托起一片天
- 2018-04-02新羅區召開2018年全區婦幼健康工作會議暨母嬰安全業務培訓班
相關評論>>